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93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280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一切有部的弥勒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平山 《西域研究》2008,(2):104-115
学界一般认为古代龟兹是小乘说一切有部文化中心,克孜尔中心柱窟图像构成是小乘僧人一佛一菩萨(弥勒)崇拜的反映.本文探讨了说一切有部对弥勒菩萨的态度.从与说一切有部相关的典籍中检索出有关弥勒的文献并进行分析,最后发现这个部派其实反对弥勒崇拜,这使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理论的两个方面--克孜尔石窟的教派属性,以及弥勒菩萨的图像志.  相似文献   
2.
明代徽州学者程敏政编撰的《新安文献志》10 0卷 ,15 0余万言 ,是一部大型的介绍徽州人文历史的文献专辑。书中所辑之文 ,从不同侧面分门别类、介绍了徽州历史上足以垂范后世的各种代表人物 ,其中重点介绍了朱熹及其学说对徽州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 ;同时介绍了徽州山川之美及徽州人热心建设家园的义行壮举 ,突出了人杰地灵主旨。前人评此书“荟萃极为赅备 ,自明以来推为钜制”。 (见《四库提要》)本书保存了大量介绍徽州文化的第一手资料 ,极可宝贵 ,是我们今天研究徽学的重要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3.
程建功 《社科纵横》2005,20(2):136-137
我国古代对《周易》的研究历来比较重视,关键原因是《周易》为儒家“五经”之首,而儒家又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同时,《周易》又是我国硕果仅存的几部文化典籍。为此,历代学者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和心血。故本文从先秦、两汉、晋唐、宋明、清代等几个时段入手,对历代的研究状况作了一些初步梳理,认为易学研究的主流是义理,《周易》经传所阐发的哲理在今天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应将该书视为一部文化典籍从多方面加以研究,而不应仅仅局限在哲学的范畴内。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佛教文化在中国承袭和衍生的角度,通过对五台山沙门道(辰殳)及其思想的研究,论述了道殷对密教中国化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方块布依字”及其在布依族宗教典籍传承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块布依字”是布依族民间流传的一种仿汉字的记音符号 ,主要通行于宗教职业者群体。布依族宗教经文手抄本中的用字和造字方法主要有四种 ,或用与布依语相同或相近的音来记录该语音 ,或根据布依语词义、用汉语方块字的字符重新造字 ,或用与布依语同义的词来记录 ,或直接用汉字本身来记录。“方块布依字”在布依族宗教典籍及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提要]中医典籍文献是古代中国医学知识的结晶,在中医学及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中医四大名著是中医典籍的代表,文章以中医四大名著为对象,通过收集CNKI(2004-2015)年间相关中医典籍研究核心期刊发文,从研究热点、机构合作及作者合作等方面,揭示了近年来我国中医典籍研究的学术动态。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藏文典籍收藏机构。论文从历史角度出发,对18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末该所藏文典籍库的兴起、形成和发展进行梳理,纠正了以往有关俄国首批藏文文献出现时间的错误认识;对该研究所以藏文典籍收藏为基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藏学典籍收藏、整理、研究体系进行了阐述,强调其为世界藏学研究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典籍中字词、句法、修辞三个层面诗学操纵的分析和研究,揭示诗学翻译策略与文化传播的关系。中华典籍译介的深层次意义在于弘扬华夏文化,促成东西交流,推进全球文化多元化,以期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外受众对中国的认知和了解逐步增强,全球文化软实力也不断上升,这些条件为中国文化典籍的国际传播提供了良好机遇。然而,总体上讲,中国文化"走出处"尚处于初期阶段,中国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内容需要进行"议程设置"。在现阶段,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应坚持以受众为中心的原则和坚持以易读性、可获得性和普世性为标准的内容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中医典籍作为中华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与文化维度上体现了中国话语特色。以文树德《黄帝内经·素问》英译本为例,从中国话语的视角,在语言层面以及文化层面探讨中医典籍翻译策略,分析典籍英译中的中国话语传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