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46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卷首语     
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主题为"文化大传统研究",是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所引发的热烈讨论的成果。叶舒宪《文化大传统研究及其意义》一文重新界定大小传统,指出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的大小传统的划分带有殖民主义/精英主义的  相似文献   
2.
侃爷小传     
王玉 《北京纪事》2010,(3):47-49
老北京人习惯把一些能说会道的,上至国家机密、下至油盐酱醋,无所不知、无所不谈的人称为“侃爷”。而我高中时代就有这样一位“侃爷”。侃爷人如其名,还真就单名一个“侃”字,他的姓氏在哪朝哪代都绝对属于恶俗的那一类。  相似文献   
3.
《全宋词》中方有开小传有多处疏漏和失误,包括名号、生年、任职、著作等许多方面需要补正。  相似文献   
4.
晚明人物小传在表现内容以及传主选择两个方面已表现出现代传记的萌芽迹象。本文分别从注重个体主体性、个体性情书写以及个体不完满性表达三方面探讨晚明人物小传表现内容的现代传记萌芽特征;又从其选择无用人、弱势个体、被侮辱个体作为传主来探求其传主选择方面的现代传记写作意识。藉此,本文认为尽管晚明人物小传的现代传记特征只能算是萌芽,但它作为充分内因,与西方传记大量输入这一外因条件共同促使了中国现代传记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新论——以两汉社会文化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传统的主观解构,存在多种可能性。应根据不同研究语境,运用相应的理论来观照历史传统。透过汉代文化可以看出,小传统的存在样态并非单纯表现为民俗事象,也表现为文献典籍的形式,小传统的考察视域应是相对开放的。大小传统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交融关系,两者兼有进步和保守的双重功能和作用。文化传统的健康维系与合乎理性的发展,有赖于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同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杨矗 《晋阳学刊》2007,42(4):105-111
用表征理论省察、考量赵树理文学,会发现赵树理文学也存在着表征危机,具体表现为其作品中的"次要人物"如二诸葛、三仙姑、小飞蛾的文学性描写远胜于其"主要人物"如小二黑、小芹、艾艾等,而这些人物又是他所着力否定的。其主观追求同实际效果之间发生了严重的背反。造成赵树理文学的表征危机的原因是:缺乏相应的谱系、话语范型支持,同时也与他对民间"小传统"中的诗意存在的回避、拒绝、否定有关。结果:一、造成对民间小传统的"暴力改写"和严重的妖魔化;二、使非文学的政治理性不断在文学土地上强势"殖民",导致文学越来越可能趋向被政治简单改写的危机。  相似文献   
7.
当下生育文化研究拘泥于文化哲学范畴,限制了研究者的视野。通过引入雷德菲尔德的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理论,可以把生育文化研究拓展至人们的具体生活场域,而引入阿切尔文化"分析的二元主义"理论,则可为生育文化变迁机制研究提供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8.
关注民间:传统伦理文化研究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宾 《唐都学刊》2006,22(1):40-44
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不仅存在以正统教化伦理为代表的“大传统”,而且还存在以民间伦理为代表的“小传统”。在两者的共时关系中,民间伦理虽然在社会文化体系中始终处于边缘地位,并受正统教化伦理的影响与指导,但由于它拥有最广大的民众基础,并切实地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社会生活,因此不仅没有被正统教化伦理完全同化,反而以其自身强大的亲和力和无所不在的渗透力,通过对正统教化伦理的异质言说,显示出边缘对主流的反向同化作用和自身的相对独立地位。因此,要想接近和描述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原型”,就绝不能忽视民间伦理的存在。由此也就决定了,对传统伦理文化的研究,不仅要重视传世经典的爬梳和整理,而且对来自民间的各种思想素材,尤需格外关注。  相似文献   
9.
刘敞(1019—1068),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人称公是先生。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历仕宋仁宗、英宗两朝,官至集贤院学士。刘敞学问渊博,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屠老庄之说,无所不通(欧阳修《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全宋文》  相似文献   
10.
婚礼不贺与不用乐是先秦礼制。东晋朝廷出现的贺婚及婚礼用乐与否的礼学议题反映出了礼文化中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对话与较量。在这场持续了几十年之久的较量中,朝廷对于民间的贺婚与婚礼用乐的礼俗由最初的拒绝到最后不同程度地加以接受,这显示出小传统具备强大的生命力。由此可见小传统民间礼俗是引导晋代礼制,尤其是婚礼制度变革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