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坐落在扬州市江都境内的常氏宗祠,始建于明中期,清末期移址,后来逐渐衰败直至拆除.常氏后裔对祖先的记忆也随着祠堂的消失逐渐淡漠,本文通过走访当地常氏族人、查阅相关史料,探索出扬州常氏支系始祖及世系字辈.对于研究常遇春家族史、明前期历史文化、江都地域史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正在"华夏第一镇"吴江区盛泽镇的坛丘社区,在古运河的西侧,在明代常遇春屯兵抗元的驻地,坐落着一座百年书香校园——盛泽镇第二中心小学,它承袭了深厚的历史积淀,沐浴着教育改革的春风,不断开拓创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学校始终落实"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真心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特色立校、民主理校、科研兴校、培青强校"的管理方略,教育现代化建设和素质教育实施都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绩。学校重视德育工作,在抓好德育日常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连续三年在市局德育考核中获奖,被评为"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学校重视体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李健彪 《唐都学刊》2011,27(2):86-91
问永宁先生的论文《论常遇春的信仰与族属问题》没有拿出新的资料,其推测性的结论完全建立在一知半解的猜测之中,逻辑混乱、概念错误、缺乏回族常识是这篇文章不能令人信服的主要原因,较对原文中所有的论据一一反驳,并通过常遇春后裔、家谱等论据证明常遇春为回回人无疑。  相似文献   
4.
正吴姓源自周太子的儿子秦柏被封于吴地,其子孙便以封地为姓。吴姓属地是延陵郡,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武进县。后迁至安徽凤阳临淮镇,老祖吴迁是元末隐士。二世祖吴贵明跟随常遇春起兵,后归附朱元璋,因战功被封为永平(今承德市滦平县)百户,生四子:宽、  相似文献   
5.
问永宁 《唐都学刊》2009,25(3):95-98
回族民间传说和不少学术著作都认为常遇春是回回人。但从常遇春长辈的名讳、常遇春家族的行为方式及有关常遇春后代的资料、元代色目人的地位等方面来看,常遇春不太可能是穆斯林,因而也不太可能是回回人。  相似文献   
6.
我们常常讲用人要坚持五湖四海的原则。这个提法应该说是不错的,也得到了社会的公认。但究竟用人为什么要五湖四海,却很少有人深究。 大时代小集团 用人五湖四海,可能会选拔出更多贤人,不过,在我国历史上,却不止一次出现过在很小的范围内集中产生大量人才的情况。刘邦建立汉朝所依靠的丰沛故人集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汉朝建立之初刘邦所封的18个侯中,有11个出自丰、沛、砀这几个相邻的县里。  相似文献   
7.
朱元璋家族与徐达、常遇春、郭英三个功臣家族之间的联姻,早在明朝建立之前就已经开始。明立国后,这一集团式的联姻进一步扩大,成为皇室与勋臣联姻的核心。随着懿文太子夫妇去世,集团内部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最终引发了导致皇权更迭的“靖难之役”。“靖难”成功的朱棣随后加强与徐达、郭英家族联姻,清除常遇春一系在集团中的影响力,朱徐常郭婚姻集团一变而为朱徐郭婚姻集团。此后,皇室与徐达、郭英家族的联姻也渐渐难以为继。宣德以降,宗室婚姻制度渐趋严格,影响明初政局六十余年的朱徐常郭婚姻集团也淡出了历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