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惊湖(1913—1974),原名世德,学名澄,笔名公冶短,别名周徽,别号半伦、半半生。河北省临西县大十二里村人(原行政区划为山东省临清县)。世代书香,天资聪慧,早入书道,临帖无数,废笔成冢,用纸以车计。十几岁为乡党张自忠父亲作祝寿长联,诗书双绝,艺惊四座。稍大沿河游历,南下江浙,北上京卫,广求名师,曾在北京、山东报馆任职,解放后回乡任教。其书法造诣颇深。丰子恺赞道:"用笔酣畅,内敛外拓,极具创意,近60年无此手笔。"  相似文献   
2.
宋惕冰 《中华魂》2013,(22):39-39
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23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大宅院。宅院大门有四楹红柱,内有三进院落,院内一片绿荫,景物清幽,安静雅致。穿过主厅回廊,朝西侧庭院走去,是一座有正厅、厢房、垂花门、什锦窗的四合院落,是会见宾客之地。  相似文献   
3.
对于"七七事变"后张自忠留守北平一事,史学界多数研究者认为张是奉宋哲元之命,但也有人持"逼宫"一说。本文根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公布的国民政府档案,并结合《徐永昌日记》等一些新材料,对此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结论是:"逼宫"说仅凭传闻立论,缺乏事实根据。  相似文献   
4.
张自忠将军是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战死沙场的最高将领。当年,张自忠殉国后,身为排长的郭荣昌曾参加敢死队冒死抢回了他的遗骸,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陪伴了老人一生。如今,93岁高龄的郭荣昌生活在河南省泌阳县农村,成为亲历那段历史的唯一幸存者。  相似文献   
5.
葛维樱 《东西南北》2014,(16):74-75
当时正在上海照顾病重母亲的小女儿张廉云的第一感觉是,这是敌人故意制造的谣言。因为之前听过许多日军方面不实的报道,张廉云不相信这条消息。直到叔叔流着泪、哽咽良久,说出一句"你父亲已经不在了",她才知道一切都是真的。一个月前,廉云得到两年未见的父亲的电报,让她和姐姐去前线看望父亲,已经收拾好行装的廉云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两个月后,张自忠夫人病逝,"弥留之际,叔叔大声在母亲耳边告诉了她父亲去世的消息"。  相似文献   
6.
耿立 《可乐》2010,(4):36-37
“七七事变”后,张自忠将军被诬为“华中特号汉奸”,背负汉奸之名。将军忍辱负重,脱险后于1937年12月7日回到河南道口李源屯59军军部。  相似文献   
7.
安彪 《老人世界》2014,(6):35-35
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鼓楼东侧的按院街路北2号院,是一处典型的北方四合院民居,这里就是鲜为人知的张自忠在宣化的故居。80年来,宣化区内的这座张自忠故居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整座院落基本保持了原来的格局,院内房屋大都保存完好。院落坐北朝南,规模较大,由两座相临的二进四合院组成,共有房屋60间,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  相似文献   
8.
廖心文 《中华魂》2014,(2):13-15
在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路北,有一座院落,院门为近代砖拱门楼,酱红色的大门虽经刷新仍有些斑驳,给人留下历史的回味。1986年,这里被列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9.
王庆顺 《当代老年》2007,(12):21-21
司马剑鸣老先生曾是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的旧部,他在一次接受笔者采访时,向我讲了下面这个小故事。  相似文献   
10.
阿忆 《领导文萃》2008,(3):76-81
2007年5月16日,是张自忠中将陨于湖北的忌日,算起来已有67年。在漫长的67年中间.很少有人探究过.到底是谁害死了张将军。答案似乎非常简单,不用细想,当然是日本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