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187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353篇
社会学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
楚都陈城及其历史地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少华 《社会科学》2008,(5):152-159
陈城,原陈国之故都,春秋末年楚灭陈置县,作为经略中原的重要基地.战国后期楚迁都于陈,得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复苏环境和时机,使楚国出现了一度"复强".同时,楚对陈城作了大规模的增修、扩建,使其成为战国晚期著名的都会之一,并在其后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屈赋表现出的悲剧色彩,不仅是屈原个人遭遇不幸,理想破灭的悲剧的再现,它还是整个楚国、楚民族悲剧意识的集中体现。楚部族从其建立起,就长期受北方所谓正统王朝的歧视和讨伐,这种歧视和偏见刺伤了楚民族的心灵,促成了民族悲剧意识和忧患意识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于茀 《北方论丛》2003,(1):57-61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诗论》经整理及诸家的考释,现大体可以通读,但尚有于字于义未安,斟酌诸家解释,对其部分字作出重新释读,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简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三体石经古文借“裼”为“狄”,“裼”从衣、易声,石经古文“易”旁省讹、移位而形近于“爪”.战国文字“(翠)”从爪、从卒(衣),由甲骨文“(襑)”字省写变异,是“卒”的异体;“(翠)”与“裼”无关,在战国文字中不读为“狄”.  相似文献   
6.
7.
九连环是一种流传于山西民间的智力玩具。它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以解开为胜。据明代杨慎《丹铅总录》记载,曾以玉石为材料制成两个互贯的圆环,"两环互相贯为一,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后来,以铜或铁代替玉石,成为妇女儿童的玩具。  相似文献   
8.
动词"以"早在甲骨文时期就已出现,随着语言的发展"以"字逐渐虚化为介词、连词。本文以出土文献《战国纵横家书》为语料,分析研究其中介词、连词"以"的用法及功能,借以管窥战国中后期虚词"以"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犁耕的逐步推广、大型水利工程的大量兴建、精耕细作和土壤改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成了农业经济的飞跃发展;冶铁、采矿、金属铸造技术的重大突破,玉器、漆器、纺织、建筑工艺的革新改进,造车、造船、制陶、酿造、制革、煮盐技术的显著进步,促成了手工业经济的飞跃发展.一部战国经济史雄辩地说明,科技是战国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