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篇
丛书文集   91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133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突破性和非突破性两种形式,突破是主要发展形式。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前提下,对马克思主义体系中某些观点的“突破”这不是否定马克思主义,而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突破性发展是由新的实践课题提出来的,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突破性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教条主义。  相似文献   
2.
发端于16、17世纪的现代西方科学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整体和前提上看,却存在一些迄今未易的教条。当代西方一些科学哲学家对之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其中谢尔德雷克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在一系列著作中,他深入揭露了诸如"机械自然观"、"物质和能量的守恒"、"自然规律永恒不变"、"物质无意识"、"生物遗传的物质性"、"记忆是物质储存痕迹"、"心灵只存在于大脑"、"只有机械医学才有效"等广泛存在于当代西方科学共同体内的教条。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这些教条形成的根源在于:西方特定文化传统的孕育、现代科学自身的特质、"科学世界观"对宗教的竞争优势及其与世俗现代性的共谋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国内"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形势影响了中国文学艺术界的学术研究.在此背景下,学界出现了对典型问题的讨论.学者纷纷提出各自的观点,诸如"典型即本质""代表说""典型即个性"等.同时,周扬、何其芳等人也从不同的视角对此问题进行了阐释.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关于典型的讨论,各种观点各执一词、冲突激烈,但他们的思想来源和理论依据都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这些冲突一方面表明了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不同理解,同时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文艺思想上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4.
庞维天 《学习与探索》2012,(10):131-133
当代文艺批评界在文艺批评时易犯思维简单的毛病,精于解剖批评对象的缺陷,而疏于把握并肯定其合理之处。这种思维简单的弊病从表面上看是思维方式不够辩证,但从根本上说却是理论的贫乏。当代文艺批评界对现代文艺批评家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就明显地存在这种思维简单的毛病。胡风的文艺思想虽然存在较大局限,但当代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文学以荣辱观作为文艺批评的道德伦理要求,不仅可以保障文艺的社会功能的实现,有利于展示出文艺的时代性特征,同时也有利于文艺创造出具有永恒魅力的文化艺术产品。  相似文献   
6.
如何阐释中国文学?这原本不是一个问题.但一个多世纪以来,我们用来阐释文学的理论大都是西方外来理论,我们没有自己的文学阐释学.杨义在<感悟通论>中提出建立一种"感悟学"的文学阐释学思路,他认为,感悟是中国智慧和思维能力的传统优势所在,我们应该在中西文化特别是中西思维通融的宏阔视野中,充分激活感悟思维这一民族智慧优势,立足具体的文学文本,通过涵咏浸渍与生命体验来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阐释."悟性细读"是这种文学阐释学的最基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太初为事”是托洛茨基批评形式主义学派时提出的文艺批评标准,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实践和反映,显示了他对文艺本质的尊重和坚持。后期鲁迅的文艺批评沿着这样的思路展开,在现代中国的革命文学建设中,提出了关于文学自由的辩证性、文学矛盾的过程性,以及文学境界的主观性的思考和判断。在文化冲突全面爆发的时代,托洛茨基把“太初为事”和“太初为词”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和形式主义者的根本分歧。对鲁迅而言,区别和分野是态度的彰显,同时还必须在具体的历史问题中进一步地澄明“词”与“事”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9.
世纪之交回眸与展望文艺批评标准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艺批评标准,是当前文艺界特别是批评界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回眸人类文艺批评标准的走向,特别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开拓的文艺批评标准的新纪元,以及我国三代领导人在各自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标准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就可以发现:时代历史真实性、政治思想倾向性和艺术形式完美性,及其三者在评论具体作品中的融合、统一,是21世纪进一步准确把握、灵活运用并丰富发展的批评标准和原则,由它们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批评标准的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哲学现代形态的时间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说明"中国哲学现代形态"概念的含义。首先在回顾中国哲学从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过程的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其次提出了当前中国哲学界面临的问题和障碍;最后提出并论证了中国哲学应向"一般哲学"和"世界哲学"方向发展的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