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7篇
社会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宋祥 《社会科学家》2012,(4):136-140
劝学,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教育方式和思想主张,源远流长。劝学思想产生于先秦时期,两汉和魏晋南北朝得到一定发展,鼎盛于唐宋,元明清更加丰富和完善。劝学思想与儒学发展相辅相成,受学校教育、私学发展以及考试制度等诸多因素影响。劝学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了与学习有关的一切问题,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劝学思想博大精深,历久弥珍,对现代社会仍具有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意义,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文献学价值和教育学价值,应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学语文传统节选篇目的《劝学》常被误读,普遍关注其工具价值而忽略了人文价值,普遍读成一篇讲学习的意义、态度与方法的文章,文章的真正意图常被遮蔽。荀子《劝学》主要是讲通过学习儒家经典著作,让人最终知“礼”,并贯串于社会实践中,最终成为“圣人”、“成人”。  相似文献   
3.
治学类诗歌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所独有的类型.虽说它是借助诗的形式谈治学之道,但由于诗人采用了形象的语言,有韵味的诗句,又用设比联类等手法去表达抽象的道理,因而仍有其可读性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儒家文化中的劝学是指中国古代儒家以一定的形式,来鼓励个体或群体践仁、修礼、尚德、学习,它包括劝学形式和劝学内容两个方面。在儒家文化的发展史上,儒家劝学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和传统,在发展上它体现为五个段落,即:以“克己复礼”履忠践仁;准拟“大人”涵养素质;学习不已陶冶情性;独尊儒术依经取士;科举制度尽收英才。在此五段落的进行中,儒家劝学表现出特定规律和当代社会价值。其规律为:劝学方式具有继承性;所劝之学的内容具有扩展性。其当代社会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一是为中华民族提供了极好的道德人格仪范;二是提高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素质;三是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平提高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隋唐开科以来,随着科举制的滥觞,中国的教育史更像是一部考试史。科举考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远而又广泛的影响。基于"考选"的社会脉络,科举文化作为一种"历史传统"贯穿于中国人的"心智结构"中。一方面,它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官制度,给予了"寒士"迈入上层社会的机会;另一方面,它又通过"制度的惯性",将"应试文化"的弊端渗入到中国教育的近现代化历程中,从而造就了一种畸形的教育形态,这是不能不发人深省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喻证与类比的对比,澄清对修辞艺术手段和逻辑推理表述的模糊认识,认为喻证(修辞)属于语言艺术范畴,类比(逻辑)属于思维论证范畴。二者的联系是均需用语言表达、均可用以说明事理;二者的区别是修辞要依据语言规律表达,逻辑则必须按思维规律表述。《劝学》通过喻证法形象生动地说明学习的道理,其喻证说理具有文艺作品的艺术特点。这正是《劝学》令人百读不厌,成为千古名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王夏刚 《船山学刊》2014,(3):143-147
王先谦任职江苏学政伊始,即颁发《劝学琐言》,倡导士子分治经史学,提出具体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并将研究任务进行了大致的分配。与之相应,他还筹集经费刊刻了《皇清经解续编》、《南菁书院丛书》,为经学在江苏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作为教育士子的学政,他在《劝学琐言》下卷中,还提出了为学和作文的原则,体现了其在重视时务的背景下,抱持文化守成理念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8.
晚清学政针对"荒经"日甚的现状,在劝学活动力守经史根本,发布条诫,开列书目,创办书院,指示士子读书门径,培植人才,对于近代学术传承起了重要作用。面对西学冲击,一些学政则尊信"西学中源"说,在"中体西用"的原则下,引导士子改变知识结构,为西学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空间,促进了近代学术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之一,是习近平关于"劝学"重要论述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习近平关于"劝学"的重要论述内容,一是强调领导干部大兴学习之风,二是关注青少年的学习。习近平重视学习,提倡学习,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又凸显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关乎人生的成长,关乎执政党的建设,关乎国家事业的兴盛。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思结合,将学习作为一种生存方式,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是践行习近平关于"劝学"重要论述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从劝学传统看中国文化的激进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德雄 《人文杂志》2004,(3):135-139
激进主义常常表现为对个体人格的重塑和人性的改造 ,在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学中 ,这种对个体人格的重塑和人性的改造不仅是应该的 ,而且是可能的。这一精神集中体现在儒学源远流长的劝学传统中 ,至今绵延不绝。中国的传统文化内含有激进主义的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