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梁绍连 《科学发展》2015,(1):107-112
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疲软,增长格局加速分化;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新常态"特征显著。上海经济的"新常态"的实质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结构发生根本改变,表现为新阶段、新增长、新结构、新动力、新空间、新风险。要用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来推动经济增长,即:服务业提升、城乡一体化、制造业升级。  相似文献   
2.
时下,国际国内都在关注中国下一步的发展动力。30多年来我国依靠资源、资本和廉价劳动力的投入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新常态下,仍旧依靠这三者是无法为继的,必须要发现新的动力。实施创新驱动无疑是正确的。经济要转变发展方式,企业要转型升级,产品要更新换代,非创新不可。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开展得如火如荼。不久前还召开了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但是,创新靠的是什么?是人才。没有人才就不会有创新存在,所以说,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归结起来,中国的发展动力还是人才。但是,不能把人才狭义地理解为国内人才,也要包括国外的人才。地方的领导、企业的领导要有世界眼光,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胸怀,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才会形成强大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3.
一般企业在鼓励员工的时候都会放大公司的优势,展现公司美好愿景,但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却反其道行之——采用"自我诅咒"的方式,唤醒员工的危机感,激发了员工们参与变革的积极性,使公司重新焕发了生机. 美国波音飞机公司作为行业老大,因为长期都独占行业鳌头,所以放慢了前进的脚步,因为缺乏革新动力,他们的产量日渐下降,员工们也萎靡不振,整个公司毫无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我觉得,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抵抗力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术语。凡物在静止时都本其固有惰性而继续静止,要使它动,必须在它身上加动力,动力愈大,动愈速愈远。动的路径上不能无抵抗力,凡物的动都朝抵抗力最低的方向。如果抵抗力大于动力,动就会停止,抵抗力纵是低,聚集起来也可以使动力逐渐减  相似文献   
5.
固封数十年的文化产业直到2003年才开启全国体制改革试点;2009年,即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2010年,又被定义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十年不到,地位三变,足以显现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与渴望。可如此迅猛发展,是否会违背文化本质,只沦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工具?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历经十余年已成全民公敌,文化产业又将如何给中国发展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6.
要闻     
《源流》2010,(18)
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迎来三十周年的生日。为此,深圳市政府派发大红包,同时启动5个领域60个大项目,总投资逾千亿元。项目包括自主创新、产业发展、社会民生、城市更新、基础设施五大领域,总投资1053亿元,预计今年完成投资近200亿元。大规模投资项目的启动,将为深圳经济的再次腾飞注入新动力。  相似文献   
7.
策划人语眸然回首,又是一年。不知不觉,"地方公共决策系列评选"已经走过8个年头。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在社会转型的斑驳底色中凝聚共识之年,也是"中国梦"实现征程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之年。而地方公共决策,也正涌动着新的趋向,萌发出新的希望。盘点2012地方公共决策,我们又有很多新的发现。呈现在您面前的三份榜单——"十大地方决策新锐人物"、"十大地方公共决策镜鉴"、"十大地方公共决策试验",是从《决策》团队精心梳理的60个  相似文献   
8.
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关键在推动经济转型,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并且使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新提升。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出口国,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中国经济既有过去30多年奇迹般的成就,但又始终与"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忧患共存。那么,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从记者见面会上第一次提出,到  相似文献   
9.
杨敏 《决策》2013,(1):30
中国的改革派官员中,有越来越多的"诺斯增长"的信徒。他们笃信,转型中国需要依靠制度创新来释放全新动力。2012年8月,一位基层改革派官员走向仕途终点。船到码头车到站,是每一个体制中人无法逃脱的宿命。60岁的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留下了一个渐行渐远、壮志未酬的背影。他是继仇和之后,最受关注的一位符号性人物。从推动红河州乡镇直选,到取消全省中考,在同僚眼中,这是一个不安分的搅动者。卸任演讲中,他这样定义自己:"理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面临的核心问题是通过增长方式的变化,实现经济有效增长能力的提高.在物质要素大量沉淀的今天,能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并使经济持久增长的新动力已不仅仅是物质要素,甚至也不是巨额资金,而是促使物质资源优化激活的智力、人才及机制,即创新产学研一体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