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平天国苏州三县农村政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平天国苏州三县是苏福省的中心地区,受到李秀成的直接关注,其农村社会经济政策充分体现了李秀成的地方建设意图,是后期天国农村政治最成功的地区。三县太平天国当局重视乡官行为的标本示范作用,执行传统农村政治经济政策比较顺利,普遍推行了“轻租赋”的农业政策,特别是在执行“着佃交粮”时,有意对佃农加以照顾。具体操作中,为迅速恢复生产秩序,根据土地实际耕种的情况,采取“着佃交粮”和“招业收租”并举的政策。为减少统治成本,李秀成给予永昌徐氏一定程度的地方自治权力。  相似文献   
2.
徐思彦 《云梦学刊》2006,27(4):20-21
关于学术与政治,这是一个不忍说、不好说、又不能不说的问题。所谓不忍说,是因为有太多令人辛酸的往事和沉痛的教训;所谓不好说,是因为前辈大师和当今时贤已经有深刻的论说,难以贡献新意;所谓不能不说,是因为当代中国学术史,与政治有着无法割裂的关系,无论何人何时来写当代中国学术史,都不可能回避政治强势在当代中国学术发展史上的作用。早在1944年3月26日,潘梓年在《新华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学术思想的自由问题》的文章。文章说,所谓主张学术应有自由,就是说“学术思想不应受到政治力量的干涉,应当让它循着自身的规律去展开,去发展”。…  相似文献   
3.
罗尔纲先生的重要学术著作《李秀成自述原稿注》,堪称利用地方志进行中国近代史学研究的典范。该著在所进行的考注笺证中,对地方志的研究利用突出地体现在对地方志充分、多方面和科学利用,使人深深领略地方志对史学研究的重大价值与作用,并可获取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激进的文化政策,极大疏远了他们与恪守儒教精神的中国农业社会的关系.但在太平天国政治史上,其实隐存着一条儒家化倾向的政治轨迹.这一"儒家化"政治轨迹,起始于杨秀清的"儒家化"思路,成熟于李秀成地方建设的新思维,而只有到钟良相的"濮院仁政",才真正实现了儒家理想的"仁政".太平天国政治的儒家化轨迹,不仅是一条世俗化道路,也是一条理性的、良性的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正1864年7月19日凌晨,太平天国虚龄16岁的幼天王洪天贵福从睡梦中惊醒,赶紧跑去找两个弟弟天明、天光。他告诉他们,他梦见天京城坚固的城墙,在清妖的攻击下,轰然坍塌。天王洪秀全从这年4月开始一直在生病,对天京城的危局,他所能做的是在5  相似文献   
6.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后期的中央集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前 《唐都学刊》2005,21(6):139-143
太平天国后期的中央集权化政策,是与洪秀全试图张扬复辟君主权力的努力相始终的。洪秀全虽然在李秀成等人的帮助下建立起一个运行效果良好的以掌率会议嫁接五军主将集体为内容的权力结构,但他仍然煞费苦心地构建以他的宗族为核心的上帝家庭,使之凌驾于本来行之有效的权力结构之上,试图以此支配以李秀成为首的地方实力派。洪秀全狭窄的气量致使他始终把目光局限在个人权力的张扬这一有限目标上,为此目标的实现,他忽略了维护体制内各要素动态平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太平天国芜湖会议考辨--对"围魏救赵"战略决策的质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所谓太平天国芜湖会议,实际上是一次由忠王李秀成创意的战略决策过程,应称作“芜湖战略决策”。太平天国在天京并没有制定“围魏救赵”的战略决策。李秀成起初仍想沿用以往破解京围的经验,从皖南调兵直接援京。只是在芜湖期间,他通过综合分析敌我态势后,才决定向宁国广德机动。  相似文献   
8.
罗尔纲先生通过锲而不舍的钻研,分别从笔迹、内容方面鉴定出《李秀成自述》确是忠王李秀成的亲笔真迹,这是罗先生重要的学术贡献。但是,罗先生定《谕李昭寿书》为忠王亲笔,并以此为标准来鉴定《李秀成自述》是否也为忠王亲笔,则需要进一步推敲。  相似文献   
9.
权术的底线     
余显斌 《领导文萃》2012,(22):38-40
俾斯麦和李鸿章是同时代人,都闻名世界,都官居宰相,都擅长权术。俾斯麦功业,震惊全球。他在任期间,打败丹麦、奥地利,统一德意志。尤其普法战争,色当一战,打败二十余万法军,俘获拿破仑三世。在此过程中,俾斯麦纵横捭阖,将权术玩得如风车,呜呜直转,算得老狐狸。色当胜后,又独排众议,释放法军俘虏,包括拿破仑三世。一时,赢得广泛赞誉。李鸿章功业,虽逊于俾斯麦,可也扬名全球。李鸿章功业起点,在于同太平军作战。作战中,他极尽权术,把阴谋阳谋,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苏州招降,充分显示了他的  相似文献   
10.
[摘要]1864年,太平天国被镇压后,忠王李秀成是否写过"自供状"(或"自述"),这是100多年来史学界争论不清的问题。近据笔者对《李秀成自述》及曾国藩老家富厚堂藏书等资料的耙梳,发现李秀成确实写过"自述";曾国藩为了领赏也删改过"自述",但并未将其销毁。该书原本后来藏湘乡曾国藩故居富厚堂近80年,被曾国藩曾孙们转移到了台湾。而曾家大批藏书则运湖南省图书馆、博物馆收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