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6篇
社会学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93年的冬天,在中华大地上,诞生了两位伟大人物。11月26日,杨虎城将军诞生于陕西省浦城县孙镇乡甘北村。一月后即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诞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乡韶山冲。两位伟人诞生之时,大夜弥天,小丑遍地,两位伟人血荐轩辕,心系中华;  相似文献   
2.
张天社 《唐都学刊》2004,20(5):113-117
中共西北特别支部与西安事变有着密切的关系。西北特支成立于1936年2月。西北特支首先倡议西安事变,并建议于杨、动员于张,促其实现。西北特支开始隶属于中共上海军委留沪办事处,8月后才隶属于陕北中共中央,12月改组成中共陕西省委。  相似文献   
3.
西安事变期间,面对强敌环伺,内战一触即发的严重局面,张学良、杨虎城与中共中央坚持"三位一体"军事格局,厉兵秣马,积极防御,以军事斗争配合政治谈判,以坚定态度促进和平实现;事变甫发,身为军人的张学良、杨虎城和中共领导人立即进行了针锋相对、果敢应变的战略部署;事变中期,面对南京"主战派"步步进逼,先是提出转入外线,灵活制胜的大胆设想,继而又构思了诱敌深入,智勇取胜的军事计划;事变后期,针对蒋介石回南京后所谓"善后处理",展开了严阵以待,决而自卫的奋力抗争。灵活有力的军事斗争,显示了"三位一体"制止内战、逼蒋抗日的坚强决心和坚不可摧的团结精神,有力地控制了局势,稳住了阵脚,迫使蒋介石和南京政府不得不顺应潮流,接受张杨提出的抗日救国主张,促使西安事变最终得以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4.
张学良、杨虎城同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著名爱国将领,1936年12月12日,他们激于民族义愤,毅然扣押了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然而由于他们在历史上与蒋介石的关系不同,与共产党的关系不同,加之在西安事变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因而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对他们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进行报复,从而导致了他们的不同命运。  相似文献   
5.
梧槐 《劳动者》2005,(11):14-15
1936年12月12日,古都西安发生了举世瞩目的事件:张学良和杨虎城为民族大义发动“兵谏”,在临潼骊山活捉了蒋介石,逼其抗日。蒋介石被送回西安市内杨虎城办公所在的新城大楼看管起来。  相似文献   
6.
张汉民传奇     
郑祥林 《山西老年》2014,(12):24-24
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党中央追认杨虎城部属警备第三旅旅长张汉民为革命烈士。张汉民,山西省稷山县高渠村人,生于1903年6月1日,1924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绛垣中学(即今新绛中学)。同年秋,在陕西定边县杨虎城部教导队学军事,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7.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当日凌晨4时左右,张学良、杨虎城曾向中共拍发过一次密电,通告他们的扣蒋行动。可是,几乎在中共收到张、杨密电的同时,南京政府也获悉了西安所发生的惊天事变。到底是谁走漏了消息?  相似文献   
8.
杨虎城将军一生之中非常重视教育。杨虎城主陕后,所执行的开明、宽容的知识分子政策,一方面吸引来了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另一方面也巩固了自己在陕西的统治,同时也推动了陕西社会的发展。因此当时陕西的舆论环境比较宽松,民众的民族精神也得到高扬,这对西安事变的爆发产生了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杨瀚 《百姓生活》2010,(4):54-56
2009年春节前,我到台湾访问,与台湾的朋友在谈论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对杨虎城的态度与处置方法时,有朋友说:“蒋介石对杨虎城是很宽容的,让他出国就是了,是杨虎城非要回国才遭逮捕的。”事实是这样吗?非也!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总结了杨虎城开发陕西的经济思想与贡献,从赈灾安民以奠定稳定的社会前提,整顿教育以提供人才,整修交通以提供保证,结合省情来开发实业四方面论析杨虎城的经济思想;从振兴教育,开发交通实业,振兴水利和农业等诸方面入手,以翔实生动的第一手资料论证了杨虎城对陕西近代经济开发的贡献;从而得出科学结论:杨虎城不仅是一位爱国抗日的将领,而且是一个开发西北、推进陕西近代化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