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6,(8):108-112
宋代武学分为中央武学和地方武学两个组成部分,其时空分布的特点受到区域经济因素、自然地理因素、人文地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民族关系和军事因素的影响。研究宋代武学的分布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宋代教育,且对我们了解宋代人地关系和历史风俗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决策探索》2007,(21):79-80
金庸笔下英雄辈出,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是公认的四位武学大师.中国企业界同样有无数风流人物,看看胡润的富豪排行榜就知道了,那谁是其中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呢?  相似文献   
3.
宋代武学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武学在中国学制史和体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从始建、兴盛至衰落经历了两百多年。宋代武学拥有完善的体制体系,对学生的入学条件和修业内容、年限等有严格的要求,宋代武学的兴盛也促使了武举制度的成熟和发展,为后世军事和体育人才的系统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我要做的,就是寻找到一种全新的推广方式,让更多年轻人看到太极的存在与魅力,进而走入太极的世界,去上下求索,‘问道武学’。5年前,叶泳湘在第十二届香港国际武术节包揽杨式太极拳、剑、刀三项比赛金牌,一时风头无两。3岁起习武,成绩亮眼,从事的又是太极这一项大家传统印象中属于广场与老年人的运动,这与叶泳湘柔美的外表极不相称。"我遇到过最多的是质疑,对年龄的质疑,对性别的质疑,一个小妞,年轻、漂亮,等于是花拳绣腿,太极为什么不可以是年轻的,为什么不可以是优美的,为什么不可以是时髦的"。她不仅要与对个人的刻板印象死磕,还要将这项运动推广到年轻人中,推广到国际舞台,"当太极乃至中国武学在国际舞台上发光的那个瞬间,才是我真正的荣耀时刻。"  相似文献   
5.
天下无敌     
江泽涵 《领导文萃》2014,(10):127-129
正他是少林寺百年不遇的奇才,三十岁便技压各院首座,武功仅次于方丈,成为全寺第二高手。长老们多次提议,立他为下任主持。可方丈每回都说为时尚早。他的心思的确也不在这里。这晚,他来找师父,祈求指点迷津,如何才能超越师父,做到天下无敌,他尊敬师父,也同样执迷  相似文献   
6.
黄埔·图表     
《新华航空》2011,(3):60-61,64,65
  相似文献   
7.
陈元 《女性天地》2013,(2):33-35
年末岁首,一个名气很大、宣传不多的人火了。 他新闻不多,却参演过《春光乍泄》《卧虎藏龙》《赤壁》《2046》《一代宗师》等电影,还获得过日本大阪电影节“最佳男主角”;为了拍戏,他学了半年功夫,却在正规武术比赛上竞得擂台魁首……  相似文献   
8.
源远流长 名家辈出——记著名回族武术家马凤图家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百年来若干声名显赫的武术家族在继承、传播以及整理、发展传统武术方面 ,做出了显著贡献。本文从研究家族性的武术传承体系入手 ,探讨了人称中国“传统武术家族之最”的回族武术家马凤图一门的历史谱系、武术传承、马氏武艺的历史分期及其在技术上和理论上的特色等。以一家一姓传承和弘扬一个独立的武学体系 ,延续了百年之久而不衰 ,这在中国武术史上确不多见  相似文献   
9.
金代承袭唐宋,于金熙宗皇统年间开设"武举",并逐渐制度化,形成了固定的考试程序、考试内容、取录名额、授官制度等。金代武举的设立,促进了民间武学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女真及其他各族人民的身体素质,对于培养和选拔军事人才,促进军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强化君权,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金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史小可 《人才瞭望》2014,(11):68-68
古代塾师的社会地位比较低,有一副描写塾师生活的对联,言其凄楚无奈却又有文人安贫乐道、自守清贫的矛盾心理。联曰:座上无毡,且喜身寒心内暖;门前有粟,谁怜眼饱腹中饥。塾师如此寒酸,那么,在正规学校(如小学、武学、县学、儒学)里的学官(又称教官,即官学教师)们的境遇又如何呢?一位无名氏学官的对联,又从另一个方面来反映其境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