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花小楹 《决策探索》2014,(11):76-77
虽然美国总统无时无刻不在媒体记者的"虎视眈眈"之下,但总有一个时刻,他们双方能放下防备,互相吐槽,并且毫不记仇。 这个短暂的"握手言和"时间,就是一年一度的白宫记者年会晚宴。从1924年时任美国总统柯立芝第一次出席白宫记者年会以来,每年的这个晚宴,总统们都会拼命拿自己开涮,以换来记者们的掌声和笑声。  相似文献   
2.
水门事件的发生虽使尼克松成为"被贬黜的前总统",但他并没有被击垮,反而取得了显赫的成就。水门事件发生后,总统及白宫幕僚的权力受到削弱,当时的民众对美国所谓的民主制度感到沮丧和失望,美国媒体和民众也彻底改变了对政治人物的看法,带"门"(gate)字的英文词尾,从此成为政治丑闻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3.
茶水门事件与"拔苗助长"——再评"茶水门"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水门"事件发生后,4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对此作出回应:医疗机构的检验是针对特有指向的检验品来测试,并没有首先鉴定是尿液、茶水还是啤酒的程序,样品里只要有一些物质和尿液中可能检出的物质有相似情况,仪器就会诊断出来,如红白细胞等(这是属于假阳性反应,是正常的)。毛群安指出:医疗活动是非常复杂的技术服务,如果让医院的尿检程序去检验茶水,无异于打乱了现有具体运行环境设定的电脑程序。  相似文献   
4.
美国传媒除个别如美国之音和公共广播系统外,基本上都是私营的,在经济上不受政府的直接控制,在法律上又受到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享有相当的新闻自由权利。因此,美国传媒特别是新闻传媒往往自认为是独立于美国既存三大权利(行政、立法和司法)体系之外的第四权力体系,是美国社会中的“无冕之王”,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对手关系”(adversary relationship),是代表民众监督政府的“看门狗”。[1]对于这个问题,人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是美国传媒如何处理自己与政府的关系?二是美国政府是如何控制美国传媒特别是新闻传媒的。一、传媒与政府: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以“XX门”形式构词的一些词语异军突起,并且频频见诸报端。与以往以“门”字构词的词语有所不同的是,这些词语的语素构成存在强烈的语境差。其实,正是语境赋予“门”字以临时意义。这种临时意义随着语境差的消失最终升级为固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记者的独立性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守的一个重要的职业道德准则,纵观西方新闻传播史,许许多多的记者不畏强权、拒绝金钱诱惑坚持将真相带给读者,甚至将许多影响世界的大人物拉下水,其中"水门事件"更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这两个名字世界闻名,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把尼克松总统赶下台,我想大家还是敬佩他们的职业精神——始终坚持记者的独立性。本文将从"水门事件"中两位记者的表现分析记者的独立性的概念、特性、要求以及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杨素菲 《市民》2006,(2):10-10
20世纪70年代,《华盛顿邮报》顶住白宫压力,追踪报道“水门事件”,并成功地将消息来源“深喉”的身份保密了30多年,由此成为彰显美国新闻独立自由报道原则的里程碑。2005年,《纽约时报》的女记者朱迪斯·米勒却因拒绝透露“特工门”事件的消息来源,被迫入狱3个月。  相似文献   
8.
刘磊 《唐都学刊》2012,28(1):96-101
水门事件作为一次非法的、失败的情报活动,对冷战期间美国的隐蔽行动的实施产生了重大影响。水门事件直接导致"帝王般的总统"权力的消亡和国会权力的加速复兴,并引发美国国内对中央情报局及其隐蔽行动的揭露高潮,中央情报局及其隐蔽行动名誉扫地,陷入信用空白;国会随之以前所未有的积极态度介入对中央情报局及其隐蔽行动的调查和监督中,并最终建立起对隐蔽行动的正式监督机制。所有这些都给中央情报局从事隐蔽行动带来了巨大束缚。因此,美国隐蔽行动在上世纪70年代发生大规模收缩的现象,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巧合,而与水门事件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务员道德建设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而发达国家在行政伦理建设方面的经验对我国公务员道德建设有着深刻的启示。公务员道德建设是由立法、教育、监督组成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在坚持指导思想不动摇的前提下,加强道德法律、法规建设,加快公务员道德的教育与培养工作,并完善由党、行政、法律、舆论、群众监督组成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东西南北》2013,(16):13-13
爱德华·斯诺登因揭露美国监控公众电话和网络数据的“棱镜”计划一夜成名。人们发现“老大哥”真的在看着自己。1960-1970年代,国防分析员埃尔斯伯格秘密复制国防部有关美国深陷越战的记录,助推反战浪潮。水门事件的“深喉”费尔特、专职泄密的“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泄露的超过70万份密件的士兵曼宁。这些坏了“规矩”的泄密者最终都有什么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