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9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58篇
理论方法论   51篇
综合类   399篇
社会学   8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原始艺术到现代艺术,从中国绘画到西方绘画,从原始时期的成年人到所有时期的儿童,人类对于世界的描绘,总是从线条开始。线条在绘画创作中被赋予了独特的艺术生命力。本文主要通过对油画创作中线条的运用与抽象表达进行分析阐释,揭示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2.
发现摩西     
塔德玛英国 《现代交际》2005,(11):F0004-F0004
阿尔玛·塔德玛似乎像他的名字一样具有女性气质,他似乎体会不出像鲁木斯笔下的男子所具有的阳刚特性。他待人温文尔雅,不仅为他的作品迎来了黄金时代,定货应接不暇,也为维多早亚时代压抑的气氛增添了一缕快乐的气息。尽管是在这类宗教题材的作品上,他也在画布上营造了一种现代神话。这幅作品充满了异国情调。  相似文献   
3.
通过考察电影导演小津安二郎作品的特殊光晕(aura),解释他何以能够凭保守的姿态赢得普遍的赞美。希望在解读了小津电影的根本情节、主要色彩和精神结构后,能够回答这么一个问题:小津何以不再可能?  相似文献   
4.
张力 《山西老年》2012,(4):37-37
1946年4月8日,中共中央委员王若飞、秦邦宪,在出席重庆国共谈判及政治协商会议后,与新四军军长叶挺、中共中央职工委员会书记邓发等人乘机返回延安时,飞机不幸在山西兴县与海拔2000米高的黑茶山相撞,机上人员全部遇难,这便是震惊中外的"四·八"空难。  相似文献   
5.
<正>~~  相似文献   
6.
7.
色彩是一种可以有效展现绘画艺术的手段,可以将画家的精神意志反映出来,尤其是主观性色彩,带有浓厚的主观情感。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油画绘画中的主观色彩进行分析,了解主观性色彩具备的特征,然后探讨在油画创作中,主观性艺术色彩在体现创作者主观思维、精神、情感和个性等方面的应用,为油画主观性色彩应用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德珩 《生存》2020,(9):0211-0211
在素描静物写生中,除了不同的光源会对物体造成不同影响之外,物体受光的不同角度,也是造成物体不同明暗变化的一个因素,物体被照射后的明暗关系比较简单,对比较为明显,前后关系也比较突出,可使物体明暗变化丰富、层次多样、对比协调,是索描训练整体把握、概括处理的必要手段。本文从素描中着重光线、物体的关系,笔触的描绘手法,明暗之间起到了塑造立体感,遮挡瑕疵的作用。就如何正确的运用光线,如何将光影赋予静物画以生命力的渲染进行阐释,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绘画之描写力”。  相似文献   
9.
韩休 《中国民族博览》2016,(12):157-158
本文所围绕的主题主要是从我平常的油画创作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些感悟,我主要是从两大方面来进行阐述,一方面是情感在油画创作中的表达,另一方面是在油画创作中情感的表现形式。根据情感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通过构图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一类是通过造型语言来表达情感,还有一类是通过色彩语言来传递情感。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贾方舟(美术批评家、策展人、学术主持):"彩墨"是李志强采用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征。"彩墨画"这个概念曾经在上世纪50年代初使用过,后来被废止,一律称"中国画"。80年代后,"中国画"在很多场合又被"水墨画"所取代。但从媒介材料的角度看,李志强重新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