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3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225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121篇
人才学   19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683篇
理论方法论   92篇
综合类   1087篇
社会学   89篇
统计学   3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衡的先审原告思想,在《蜀僚问答》中有五个部分进行专门的表述,即保富之道莫要于批驳呈词先审原告;收呈时先讯原告之法;先审原告取供之法;先审原告取结之法;审原告例有专条。刘衡的先审原告思想,是以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大清律例》为依据的。对于刘衡个人的先审原告思想进行研究,对于研究清代的州县社会状况,也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清代经由长期理性共识的积累与提炼,在森林保护方面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多元共治"法律理念,并构建出符合森林生态治理内在要求的法律制度。古今森林保护问题的表现形式虽不尽相同,但受历史传统、法律文化、森林自然特征等方面因素影响,古今森林保护法律制度在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中关于多元共治的内在逻辑要求具有相通性。清代森林保护多元共治法律制度对完善现代森林保护法律制度以及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实效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孔见 《中华魂》2015,(3):62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大型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中国历史学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部通史,不仅以其丰富而翔实的资料,严谨而生动的语言,使之在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也开创了我国优良的史学传统。司马迁开创了以记录人物为主体的历史研究方法,他通过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的类别表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代表人物,这些人物的描述十分生动,丰富  相似文献   
4.
5.
6.
从气候变化和地形影响两个角度 ,对长江三角洲南部晚更新世地层中西部丘陵区的下蜀黄土与东部平原区的硬粘土层进行了初步探讨 ,认为二者的物质来源都是末次冰期盛冰期由风力搬运堆积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8.
柳素平 《南都学坛》2002,22(2):20-25
孔子的治史态度是严谨的、科学的 ,孟子在治史方面却过于主观化、片面化 ,这表现在三个方面 :不同的修史原则 ,对待史料的不同态度 ,历史评价的不同标准。孔孟不同的历史观、身份和经历 ,是二人治史态度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金陵瞭望》2006,(1):43-43
鼓楼区档案局(馆)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依法治档,拓展档案服务领域,提升全区档案工作整体水平,不断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和档案利用工作,努力为鼓楼区三个文明建设提供有效服务。全区已有10家建档单位达江苏省档案工作特级和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本用新的“字考古”方法,考出“蜀““叟”字的“古”,并接合古籍中的“字资料”考证古蜀人蜀地的变迁史,并由此破解人们广泛关注的三星堆柱目人铜面像之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