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研究香港公务员本地化的问题与趋势。香港公务员本地化主要是指中高级公务员的本地化,它是香港这样一个殖民地社会里行政发展乃至政制发展的一部分,也是面对香港前途必须作出的积极回应。港英政府自1946年推行本地化政策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总的过程是缓慢的,在政府各层次和各部门之间也有较大的差异;当面临前途问题而不得不加快本地化步伐时,又遇到了新的矛盾和选择。因此,在香港迈向1997年这段过渡时期,公务员本地化的发展将会是令人注目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审视香港沦丧与回归的历史进程,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都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提出了香港回归的战略构想,以鲜明的原则的坚定性和高妙的策略的灵活性,使整个世界为之惊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作出了极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我国政府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载明了中国政府对香港回归后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是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法律保障。《基本法》对港英政府单方强行通过实施的《香港人权法案条例》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4.
吴志菲 《老年人》2012,(9):20-22
2012年7月1日,在香港特区成立15周年之际,梁振英正式就任特区第四任行政长官。"我们不是小岛的房客,我们是一家人,即使没有共同的背景,但我们的下一代有共同的未来……"面对公众,梁振英发表了就职感言。在香港,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振英哥",是一位"大众民主时代的草根政治家"。  相似文献   
5.
差异的根子 再过一年,就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20年来,香港与内地联系日益紧密,但同时坚持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政治制度,保留了回归以前原有的制度体系、生活方式.在落实港人治港方面,也取得政治实践经验.虽然近来发生一些社会分歧,释放出一些不同意见,但都不构成社会主流,而且政府都能恰当应对. 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的“特别”是名副其实的.“特别”就是与中国其他地方相较而存在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最后都可以归结到“价值观”层面上.  相似文献   
6.
香港问题,是英国殖民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造成的。收回香港主权是个不容讨论的问题,这是中国人民在主权上的原则立场。从历史和现实出发,为了保持香港的繁荣与稳定,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这是解决香港主权回归,保持繁荣稳定的最佳选择。要相信爱国的香港人一定可以治理好香港。满怀信心过渡97。  相似文献   
7.
未来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统一战线工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的战略决策,以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二是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利用香港经济优势,作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主要推动力;三是以香港作为联系海内外同胞的桥梁和纽带,带动广大爱国同胞,为振兴中华、统一祖国服务;四是重视中港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化统一战线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2,(27):2-M0001
胡锦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政府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将毫不动摇,全力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将毫不动摇,同香港各界人士一道维护和促进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将毫不动摇。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回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从中国最大的实际出发,对和平共处思想的发展,对主权治权学说的丰富,对国家结构理论的突破。"港人治港"是"一国两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率先践行,对于解决香港的主权和治权问题,对于香港的顺利回归以及长期稳定繁荣、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香港特区基本法是香港未来政治、社会、法律和生活方式繁荣稳定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