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96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146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不论是中国文化还是外国文化,不论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有其共性,又都各有其个性。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与冲突是我们所关注的,本文将对此做以探索。  相似文献   
2.
民间艺术的生态存在问题是当前我们研究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回避不了的学术难题。过去我们更多的是在进行民间文化的外部世界的简单描述或叙述,而较少关注到文化包括民间艺术的生态存在与发展等内容。由于民间艺术生态的地域性、时代性特征,它可以永恒存在,但并不是所有的民间艺术都能保持永恒。在历史上,民间艺术作为文化品牌被社会接受时,它其实是社会的时尚,并不是遗产,即使在今天,它被社会更广大群体接受时,同样有时尚的成分。那么,保护、抢救民间艺术,仅仅在遗产的意义上去对待其生态,我们常常会感到尴尬,即它的消失比我们所感觉和理解的要迅速,因此,记录其内容,包括对其生态的多种内容记述与必要的技术处理,就成了我们尤为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在培养文化时尚,借以传承、传播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重构中,我们所做的工作尽管是很必要、很重要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又是极其有限的。如何建构或促进民间艺术生态的健康发展,应该说是没有比培养文化时尚,吸引更多的人对民间艺术的关注更为便利了。这里我们主要以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个案解读展开讨论,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生活中,由于传统节日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民俗历史知识宣传、普及的滞后性,使我们对一些民族传统节日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以中秋佳节为例:在金桂飘香的中秋游园及相关媒体的报道中,出现了所谓的“唐韵中秋”、“贞观中秋”一类标语。但是,唐代的中秋究竟如何?在唐太宗贞观时期民间是否已经出现欢庆中秋的盛况了呢?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是现代文明的趋势和标志。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已进入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就现实而言,面对人口增长和资源约束的压力,以及人民提高生活质量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加快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书屋     
《决策》2016,(4):96
《神圣家族》继非虚构作品《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后,梁鸿的又一重磅力作《神圣家族》2015年底出版面世。从梁庄到吴镇,梁鸿在《神圣家族》中用12个故事书写身处吴镇这一"县域"里生命群体的命运,他们是中国当代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12篇相对独立又有着内在联系的篇章,以在地的烟火气息和丰盈的诗性话语讲述着吴镇的故事,人物命运盘根错节,互相链接,一气呵成。吴镇作为一个县城,它处于剧烈变化的城乡大环境下,从公共管理、  相似文献   
6.
张芸 《东方论坛》2016,(1):33-40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语区家乡文学(Heimatliteratur)的主题是讴歌“乡村”“土地”“田园”“家乡”“血统”等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同时对以大都市文明为代表的现代文明进行猛烈抨击,对理性主义、现代主义等思潮进行强烈质疑.家乡文学的思想倾向十分保守,甚至有一定的反智主义倾向,展现了德国社会思潮从民族主义向种族主义过渡时期的一种文学形态.在文学趣味和风格上成为纳粹第三帝国时期血统与土地文学(Blut-undBodenliteratur)的前驱.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五千多年历史进程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凝练、升华,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明形态。中华民族集体记忆是体现文明历程的典型本土文化资源,在现实中依托于话语、符号、场所等载体,集中展现一个民族共同的过往经历,传递出独属于本民族的价值理念。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作为一种软性工具,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价值指向,筛选现代性素材,凝聚个体认同,塑造共同情感。深刻认识集体记忆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刻价值,有利于实现“两个结合”,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凝聚力,筑牢现代文明根基。  相似文献   
8.
李悦 《社会科学论坛》2007,(10):151-155
据科学家说,人类豢养狗的历史已经长达一万五千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狗的境遇也在不断改善。时至今日,在欧美社会,狗已经能够跟人类一样享受各种现代文明的惠泽。比如法国,狗食超市、狗服装店、狗美容院、狗婚姻介绍所、狗医院、狗饭店、狗殡葬馆、狗公墓等等.可谓应有尽有。各种公共场合都是“绅士靠边,小狗优先”。  相似文献   
9.
文化创意是创新、创造、创意及文化的作用日益凸显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产物。文化创意对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以传统文化、现代文明优化文化创意,并以文化创意推动传统产业的提档升级,努力实现文化创意与传统产业、传统文化、现代文明的大融合。实现这一融合,首先要找到利用传统文化、现代文明优化文化创意的路径,其次要找到借助文化创意来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从乡景、乡人、乡风、乡俗、乡语等方面表现自己浓厚的乡土情结,不仅写出了理想的湘西的人与物,而且还重点表现了被资本主义现代文明侵染下的湘西。这不仅扩大了乡土小说的写作题材,也深化了乡土小说的内涵,重塑了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