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4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03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377篇
社会学   61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和展销等,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会展经济可分为会议与展览两个部分,并往往融为一体,这样会议因展览而增加了内容,有了直观效果,而展览因会议提升了档次,更显其专业性,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会展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助推器。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经济一头连接生产,一头关系消费,不仅本身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带动交通、  相似文献   
2.
传统认识论由于预先设定一个有待认识的对象,因而必然产生与之相对的认识主体,主客二分的前提使得认识论面临两大无法回答的难题:一是我们的意识如何超越自身切中在它之外的认识对象?二是存在于具体时空中的认识如何能够超越当下获得普遍性和一般性。胡塞尔致力于寻找不以非确定性为假定前提的出发点,他认为他在我们的意识生活中找到了这样的出发点,那就是对直观中所给与的东西的描述。通过本质直观的方法和"立义—立义内容"的认知结构,胡塞尔以一种全新的现象学的方式超越了近代唯理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感觉材料作为认识开始的地方在胡塞尔现象学里得到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徐桂芬 《生存》2020,(12):0061-0061
当下,“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已经成为一线教师的基本共识。那么,什么是数学语言呢?它包括算式、符号、还有学生的“画”。学生的画,可能帮助学生表达题目的本意,让学生的思考跃然纸上,让思维可见。它是学生从具体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美学方法论的角度 ,以对东西方古典美学艺术本质观的论述为基础 ,结合当前的文艺实践 ,对艺术本质给予了现时代的规定。本文认为 ,西方古典美学和艺术思想的基本特征 ,是以纯哲学和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艺术 ,把艺术规定为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将摹拟、再现、认识看作是艺术的本质特征 ;而中国古典美学则主要是以伦理学与哲学的辩证统一、艺术哲学和艺术心理学相统一的方法观察和研究艺术 ,把情感看作艺术的特质 ,将抒情、写意规定为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东西方古典美学各自在艺术本质问题上的合理性和片面性 ,以及当今东西方艺术发展的趋势 ,说明对艺术本质的思考和探求 ,既不能单纯执着于表现主义 ,也不能固守于理智主义 ,而是应该扬弃其各自的片面性 ,对东西方古典美学的艺术本质观 ,在现时代的规定下进行辩证的综合  相似文献   
5.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情海浴日,催生了人间无数的佳话。这其中有出于亲情的生生相易,有出于爱情的山盟海誓,有出于友情的两肋插刀,还有出于民族情的唇齿相依,阶级情的患难与共,党派情的风雨同舟……至于同学情、同事情、战友情、邻里情、部属情、知遇情等等,也都绽放出各种美丽的花朵,把世界装点得无限动人。然而,面对热风冷雨,在情海中呛水以至于淹死的也不在少数:徇情枉法、藏奸瞒赃、拉帮结派、一意孤行、缠绵无度等等,都反映了情的另一面亦令人痛心不已!由此说来,如何让人的各种情结都发挥良好的效应,就必须诉诸理智。只…  相似文献   
6.
浅谈《理智与情感》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奥斯丁著的《理智与情感》与其它五部作品相比较,具有最明显的三大现实主义特色,也对奥斯丁的艺术创作之路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体现了奥斯丁最现实的爱情婚姻观:理智和情感必须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审美直觉的含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哲学中直觉含义的界定.基于此,本文对西方哲学史中几种有代表性的直觉思想作了探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朗格艺术知觉论与二十世纪几种艺术直觉观的进一步分析,认为朗格艺术知觉不仅是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具体与抽象、内容与形式、抽象与移情的统一,而且还是对它们的超越.相对于其他审美直觉观而言,这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艺术直觉观.  相似文献   
8.
康德的先验逻辑对传统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所运用的范畴在分类的基础上作了新的理解,指出了范畴作为思维的逻辑功能,是对感性直观的固有关系。这就决定了先验逻辑的基本问题是范畴与直观的固有关系问题。它构成先验逻辑不同于形式逻辑和思辨逻辑的根本点。  相似文献   
9.
能力之知与命题性知识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知识论的一个重要议题。理智主义者认为,能力之知可以被还原为命题性知识;反理智主义者则认为,能力之知无法被还原为命题性知识。然而,反理智主义者的核心论证即无穷倒退论证并不能有效地反驳理智主义。而且,人工智能的发展成果表明,理智主义的观点在事实层面上得到了更好的辩护,能力之知与命题性知识之间并没有种类上的区分。从整体论的视角来看,能力之知最终能够被还原成一系列命题性知识的组合,这一观点也为能力之知的积累提供了保障。不过,将能力之知还原为命题性知识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为了使用方便,保留"能力之知"这一名称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0.
以现象学改造阳明心学,须坚持胡塞尔现象学回到“原初给予的直观”这一根本原则。此一原则在中国哲学中具体落实为以“本体”概念为核心的“原生现象”。一切在原生现象基础上流变而来次生现象,亦必须“还原”到原生现象这种“原初给予的直观”中予以重新理解。依此理解路径,阳明心学中“良知”的真实内涵也就须统摄于“本体”之中,而耿宁所并列划分的良知三义说亦需要进行重新理解与厘定。将良知第一义的“向善”禀赋与第二义的善恶分别意识还原收摄到“良知本体”中来,将经验意义上的良知现象学提升为先验意义上的良知现象学,不失为阳明学现象学化进程中的一条可能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