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03篇
社会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乌干的药用与加工 1、乌干的药用:乌干又名乌稍干,可治风湿性关节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顽疾。与其它中药配伍,还可以治疗小儿惊风及破伤风所引起的筋脉拘挛,儿童体虚脱肛,妇女子宫脱垂等疾  相似文献   
2.
1.业务互补的“吞象”2000年,成立不足15年的美国在线公司并购了全球娱乐及传媒巨人——时代华纳。上演了一出“吞象”的故事。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许多大型媒体公司的生存受到了威胁,时代华纳也面临相似的问题,虽然在网络事业的发展上着手较早,却屡战屡败,经过5年的挣扎,损失惨重。与此同时,美国在线的访问量已突破2000万人次,人气指数远远超越了多家有线电视频道,是当时最成功的新兴媒体品牌。1999  相似文献   
3.
《中文信息》2007,(4):125-125
洞山风景区位于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西部4.5公里,占地面积300公顷,最高峰龙峰海拔406米,是国家“AA”级风景区。景区由青石崖、洞山.龙峰、佛尔寺及西河园等景观构成。区内峰峦起伏,怪石嶙峋,各景点错落有致、浑然一体,龟.牛、蛙、龙、狮、虎、猿等奇石异景千姿百态,形象逼真。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恢弘壮丽的中国古典神话还是神秘浪漫的希腊神话,都有很多关于的神话故事。而意象在两种不同特质的神话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形象和意义。中国神话中的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图腾崇拜,而希腊的在《圣经》的文化底色中,依旧禁锢于耶和华对于它们原始的诅咒,永远摆脱不了诱惑和邪恶的本性,是祸乱之始、灾难之源。由此,中国、希腊...  相似文献   
5.
中国蛇文化生成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的影子几乎存在于世界各种文化之中 ,不管是希腊神话还是玛雅文化。然而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尤为突出。几乎中国的各个地方、各个民族中都能找到的影响力。殿堂壁画、廊柱雕刻、小说戏剧、古代神话 ,无一不存在着的形象。最有特色的文化现象当属《山海经》这一古书中的记载。此书通篇仅三万一千多字 ,而的影子几乎贯穿了始终 ,不仅有以命名的山、水、谷、谷之山等地名 ,的种类及色彩也千奇百怪、五花八门 ,有赤、黄、鸣、化……一头两身之、人头身之人、一身九头的相柳氏等等不一而足 ,令人心悸。这些…  相似文献   
6.
送"祖先"是大理白族村寨中一种很小的宗教仪式,我们通过对这个仪式的多维解读可以看出一个民族历史上的图腾崇拜、祖先追忆,以及仪式本身对保持区域性生态平衡,减少对白族人的伤害和维护白族传统信仰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梳理郎故事已经取得的研究成就,在此基础上对两篇典型的中国和日本的郎故事进行比较,探析两篇郎故事背后的社会、历史及心理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8.
9.
宗教认同是民族文化认同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标识.民族间宗教认同的相似度越高,其民族的同源性就越强.通过比较古越民族与台湾原住民族在传说、典籍中所反映的宗教信仰,发现他们的宗教信仰非常相似,都表现为洪水神话、生始祖的民族起源说和鸟神崇拜,可见古越民族与台湾原住民族在民族文化认同的根源上具有一脉相承性.  相似文献   
10.
谷斌  刘雁 《殷都学刊》2012,(3):11-16
"巴"字自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字形一直在不断的简化,但始终保持形的特点,只有识出甲骨文(巴)字中的两根竖线为毒牙,才能使巴之本义浮出水面,也使"巴"字的演变有了合理的解释。《说文》释巴为"虫、蝮",更是证实了巴之本义为毒,并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历史文献及现代动物学证实,这种远古时期称"巴",秦汉时期称"蝮虫",民间又称"反鼻虫",唐宋时称"蝮",明代也称褰鼻,现代称五步或尖吻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