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4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154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居延汉简助词有"之、者、所、是、第、以来、等、云云"8个,大多承袭先秦汉语而来。根据用法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结构助词、表数助词、列举助词3个小类,其中"所"既有结构助词的用法,也有表数助词的用法。结构助词"者"与先秦时期的用法基本一致,"所"和介词"为"构成被动句的用法得到了发展,"之"、"是"使用数量很少,用法衰落,与汉语史上这两个词的发展趋势吻合。表数助词"第"虽然产生于汉代,但在居延汉简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用法灵活多样;助词"以来"容易与和它同形的短语"以来"相混;"所"表概数的用法较为简单。列举助词"等"在有的简文中连续出现,用法得到了很大发展,使用数量多、使用范围广;"云云"汉代产生,具有书面语色彩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学术思想多元化发展时期。期间玄学兴盛,佛道流行,而在两汉居于统治思想地位的儒学却衰落不堪。本文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特点、学术思想盛衰消长的客观情势以及儒学自身的状况去探究儒学衰落的原因,以有助于总结思想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3.
年画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画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变化,这一曾盛极几个时代的民间艺术逐渐走向了衰落。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审视,年画作为一种优秀的俗文化品类很有可能在将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变化其审美形式和艺术样式,向具有传统年画装饰意义的新艺术式样蜕变,成为一种新的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年画艺术。  相似文献   
4.
从“他者”的角度,在比较禅宗和犹太教的基础上探讨《坛经》,揭示禅宗衰落的原因。“见性成佛”,撇开了佛祖这个“他者”的介入,导致操作上的“大而无当”和“无相戒”的盗用。“无善无恶”、“无人我”等思想,注重的是个人的解脱,不关注“他人”和由“他人”组成的社会,导致社会基础的削弱。  相似文献   
5.
对于美国是否可能陷入又一轮衰落期的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尽管美国的综合国力在当今仍然举世无双,但是21世纪初陷入又一轮衰落期将是可能的。因为从历史分析的角度看,美国注定会衰落是符合历史发展必然进程的,同时从博弈视觉下的现实结果分析看,美国客观上也在衰落。面对这种趋势,中国有必要科学预测美国可能会采取什么策略应对自身衰落,同时中国也应该预先有所应对准备。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清代满族弓箭文化衰落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果:满族最高统治者的更替阻碍了弓箭文化的正常发展;清朝八旗、绿营军备的废弛使得弓箭文化失去了最重要的传承渠道;弓箭在反殖民侵略战争中的完败使得统治阶级彻底放弃了对本民族引以为自豪的弓箭的幻想。结论:弓箭文化是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兴衰与清朝国运走势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8.
9.
明朝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明中后期社会呈现出衰落的迹象。其中通过中西贸易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明朝在对外贸易方面,受重农抑商观念的影响,采取一种封闭保守的政策;而西方却推行重商主义,崇尚贸易自由,由此导致明朝逐渐落后于西方局面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落是必然的,要做好保护工作,就要发掘其自身的生长要素,从而采取相宜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提高民众的自觉意识、实现可能的功能转换、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等几个方面。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要防止只做“搭台”的角色、搞“官员工程”、脱离群众、不看对象搞“一刀切”、过度开发和文化造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