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67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307篇
社会学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梁  黄明举 《天府新论》2005,(Z1):191-192
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价值目标之一的人权保障,不仅包括对被告人权利的保护,也包括对被害人的权利保护.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包括控告权、参与诉讼权、异议权、求偿权等多项权利内容.通过对司法实践的分析可以看出,应进一步扩大被害人参与诉讼的权利,明确规定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具有与被告人的辩护人同等的权利义务,检察机关的起诉书应送达被害人,为人身安全仍然受到威胁的被害人提供保护,为被害人提供法律援助,明确法人被害人参与诉讼的方式,并完善被害人获得赔偿的相关制度,使被害人人权得到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2.
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并以民事主体资格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本文从犯罪行为的损害后果和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等方面论证,刑事被 害人受到精神损害时,应该享有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被害人的上诉权再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 ,从审判权的特性、程序公正、诉讼模式等方面对公诉案件被害人应该享有上诉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司法领域,由实务部门率先尝试刑事和解。它作为刑事案件的一种解决机制,在尊重被害人、赔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促使加害人认罪悔罪、改过自新等方面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同时,刑事和解对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对这一制度的构建不仅仅是司法实务界正在进行探索的问题,也引起了理论学界的广泛关注与探讨。当然,任何一种制度都具有两面性,刑事和解在显示出积极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南都学坛》2016,(6):85-87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公民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人们对于刑事诉讼案件中被害人的权利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关于"受害人获得补偿"这个问题,我国目前依然没有建立起刑事诉讼案件中被害人权益保护的解决办法。在我国的日常刑事诉讼案件中,如果被害人想要保护自己的权益就必须申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这样严重影响了我国法律诉讼的效率。因此,要充分利用公权力的优势作用,发挥其积极向上和保护公民权益的功能,在受害人得不到应有的慰藉时,尽快帮助其家庭恢复到受到伤害之前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6.
新刑事诉讼法将于2013年1月1日起生效施行,其中增加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一章作为第五编第二章。在此之前我国地方司法实践中也有不少关于"刑事和解"的尝试。比如2003年7月,北京市委政法委下  相似文献   
7.
食品安全犯罪原因的研究不应仅以犯罪人为中心,被害人对犯罪所起的促发作用也不容忽视。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具有现实性、身份特殊性、被害过程长期积累性等特征。在一般情况下,被害人自身条件与观念的偏差及其不良心理因素对食品安全犯罪会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因此,从被害人着手也能对食品安全犯罪起到防范作用,具体对策主要包括:给予特殊消费群体特殊关怀,加大对消费者的教育与法制宣传的力度,强化消费者的自律意识。  相似文献   
8.
救助金额偏低是当前检察环节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以支持赔偿诉讼作为检察机关刑事被害人救助的前置程序,支持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强化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注重事后追偿,既可充分维护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民事权益,也能缓解救助经费不足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事件回顾 小泽(化名),男,1992年出生,案发时刚满18岁,籍贯北京,文化程度高中。2011年的一个晚上,小泽在北京市海淀区某大学校内路边,先后持刀抢劫4名被害人的财物,涉及3部手机及现金400余元。社工在2011年4月小泽被羁押时介入帮教,并持续跟进至审查起诉阶段结案。期间,小泽因疾病原因取保候审,  相似文献   
10.
刑事审后程序是指除审判监督程序外刑事判决生效后一系列程序的总称,包括刑事执行程序、被害人的权利保障程序以及刑罚被执行完毕人员的前科消灭程序等内容。刑事诉讼法学界除了对作为刑事审后程序重要内容的刑事执行程序研究较为充分外,还没有人对刑事审后程序作过系统的专门研究。对刑事审后程序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建立和完善被害人损害赔偿制度和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建立刑罚被执行完毕人员前科消灭的法律制度,不仅有助于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法,也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