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希清 《文史哲》2012,(2):46-56
南宋高宗建炎元年,曹勋自金朝的燕山府(今北京)回到宋朝的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传达的宋徽宗宣谕云:"艺祖有约,藏于太庙,誓不诛大臣、言官,违者不祥。"他在随后所上《进前十事札子》和绍兴十四年编次的《北狩见闻录》中,又重申了这一宣谕。可见"不诛大臣、言官"的宋太祖誓约,应该确有其事。有宋一朝,"不诛大臣、言官"作为一条祖宗家法,已经得到宋朝君臣的公认。事实上,除特殊时期诛杀过少数几位大臣之外,基本上没有诛杀大臣、言官。宋太祖之所以订立"不诛大臣、言官"这一誓约,以及宋朝君臣谨奉之为祖宗家法,是最高统治者接受前代历史教训,为了巩固政权,采取"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政策的必然结果。宋太祖誓约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在当今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最"先得知秘密的是宋家大小姐——霭龄在日本,霭龄和孔祥熙以闪电般的速度定下了他们的婚事,并于1914年4月举行了婚礼。孙中山和宋庆龄则尽力保守着他们的爱情秘密,但是一年之后,他们相爱的消息传  相似文献   
3.
封建社会城市的出现形成了城市和乡村二元化的格局,使城市从农业社会中分化出来成为商业的活动中心.商业的发展造就了追求平等的封建市民阶层,并强化了交往的契约意识.市民阶层为自由和平等的抗争,同时也改变了契约的性质,封建社会封主与封臣不对等的服从契约由此转化为处于平等地位主体讨价还价的援助契约.由此,形成了国王、贵族、教会和市民的四元权力鼎立格局.援助契约扩展开来就是日常行为以平等的法律为准则,这是西方法治理念的萌芽.  相似文献   
4.
婚姻常被视为"终身大事",可见其对人一生的重要意义。有研究指出,喜结连理可以让人更幸福、更富有且更健康,真的这么简单吗?在当今社会,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远离婚姻?婚姻对于男人、女人及其子女又有哪些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百年誓约     
立约等于立信,毁约等于毁誉。1898年,法国罗纳河边的一个酒吧里,在酒吧老板和镇长的见证下,冈维茨镇上的磨坊主都伦老爹和两位旅行者签下了一份协议,协议的内容是:都伦老爹拿出1000法郎帮助盖诺兄弟开  相似文献   
6.
现今瑞士疆域内史前时期已有人类活动,著名考古遗址拉泰纳位于纳沙特尔湖东北。公元前2世纪末,克尔特人海尔维第部族进入今瑞士西部;5世纪,勃艮第人和阿拉曼人两个日耳曼部族在这片地域定居。中世纪中期开始出现相对独立的城邦和自由乡区,反对哈布斯堡王朝,导致1291年“森林州”结盟,继而凭藉州与州之间、州与联盟区之间的多项盟约和军事扩张而在中世纪末期发展成一个松散的联邦。自立国起,奠基于州际结盟的瑞士便难以实施中央集权体制下那类举国一致的强有力外交。1515年瑞士军队在马里尼昂之战受挫,更令联邦在法、奥两强的夹击中改取收缩态势和奉行中立政治。1674年瑞士正式宣布中立,并以种种手段自行维护;1815年欧洲大国承认它的“永久中立”。瑞士中立是该国中世纪末年以来内政外交演进和中欧强邦均势形成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