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344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78篇
人才学   60篇
丛书文集   649篇
理论方法论   159篇
综合类   1428篇
社会学   386篇
统计学   5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313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称“新感觉派”后起之秀的黑婴是唯一一位跻身于1930年代中国主流文坛的南洋华侨作家。这位生于荷印棉兰,长于广东梅县,深造于“魔都”上海的新一代南洋华侨,在“民国时态”浓郁的南洋氛围中登陆沪上文坛。在此跨文化的激烈碰撞与深度融合中,黑婴经由“乡愁”的激发与引领,讲述了新一代南洋华侨青年的苦难、迷惘以及艰难的蜕变。今天看来,这种包含着独特生命体验和丰富历史痛感的文化乡愁,正是南侨作家黑婴在“华文文学”和“海派文学”的脉络之外,贡献给中国现代文学真正而独特的“新感觉”。  相似文献   
2.
《国际公关》2015,(1):1
1月23日,以"回归·未来"为主题的2015年中国公关嘉年华在京隆重举行。回顾过去,展望未来,2015年中国公共关系行业面临机遇与挑战。中国公关业还是蛮拼的。2014年,恰逢公共关系进入中国30年,经过从业人员的不懈努力,政府对公共关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对公共关系的需求越来越多,公众对公共关系的误解越来越少。30年来,国际公司纷纷进入中国,中国公司专业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化、专业化成为中国公关传播行业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3.
4.
纵观我国古代悠久的词发展的历史,词牌的作用不可忽视,词牌是欣赏一首词的第一观察物,也是研究词史发展的重要指标。《蝶恋花》是词史上使用率较高的一个词牌并且广泛的收到词作家的喜爱,时代的变换带给《蝶恋花》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成就。因此,对《蝶恋花》进行简单的学习和分析,并展现它在词史上深层的意蕴和地位。  相似文献   
5.
《公关世界》2015,(4):74-75
能否在超级碗广告中占得一席,似乎成了检验品牌是不是真土豪的重要标准。场上球员的激烈碰撞背后是场下广告主们的殊死较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具体事实论述了《讲话》对杜鹏程思想、创作的影响。杜鹏程之所以能成为当代著名的作家,主要是《讲话》精神哺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自10月22日晚央行、财政部出台本轮宏观调控政策之后,地方政府根据各自情况纷纷出台了调控细则。上海市政府也发布了由市建设交通委、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制订的《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十四条”)。如何解读本刊就上海出台的“十四条”细则以及对本轮宏观调控的预测,采访了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威斯顿不动产管理学院院长印堃华。  相似文献   
8.
语言风格是相对于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而言的.不同的作家、不同题材的作品往往有不同的语言风格.有的文雅、有的通俗.同一作家、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也并不一定是同一语言风格,有时写的文雅.有时写的通俗.这些都是语言风格问题.但如果同一作家在同一作品中采用文雅和通俗两种互相对立的语言风格描写一种事物或情形,就不在再是单纯的语言风格问题,而是运用文雅和通俗两种互相对立的语言风格构成的一种修辞手法.并且这种修辞手法已经在文学作品中定型化和格式化了,通常被称之为"雅俗格".  相似文献   
9.
蒋晶  王琳 《天府新论》2004,(Z2):232-233
五四时期文化的巨大变迁,新质与旧质的交替更迭,让乡土作家陷入了理智与情感的两难一方面,他们作为时代的启蒙者,肩负着理性评判乡土的使命;另一方面,受乡情的羁绊,他们冷峻的批判笔调下又时常透露出绵绵暖意、浓浓乡思.  相似文献   
10.
郝铭鉴 《中外书摘》2006,(11):39-39
一、鲁迅原名周树人。关于“鲁迅”这一笔名,有过多种解释。你知道鲁迅自己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