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2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居民收入差距的数量界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模型计算居民基本生活线,以此作为贫困线,对处于贫困线以下人口比重的变化给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以可定量测度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提出居民收入差距调节的数量界限,并对1990年和1991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进行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制造业的廉价劳动力与比较优势陷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具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一向是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资源禀赋优势。然而,发展中国家不可过份依赖于这一比较优势,一是这一优势并非永久的优势,二是如果单纯依赖这一优势,可能陷入“贫困化增长”陷阱。因此,提高劳动力资源的质量,加大科技的投入,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将是提升我国制造业优势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其基本思想可概括为适应和协调,内容涵盖了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贫困是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发展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贫困化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本文以甘孜藏区为例,分析影响其发展的主要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张帆 《理论界》2013,(6):4-6
列宁的劳动群众贫困化理论是列宁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观察资本主义现实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理论成果。列宁认为,劳动群众的贫困化指的就是劳动群众的被剥夺,并从剥夺的内容、对象、范围以及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的角度进行了说明。列宁还指出这种"剥夺"造成了劳动群众的物质性贫困和社会性贫困两种结果。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现实,证明了列宁劳动群众贫困化理论依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是我国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 ,对促进经济的发展 ,维护社会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 ,我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时间较晚 ,还有许多不足之处等待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明代浙江:乡村社会、农家生活和社会教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浙江通史》(明代卷)第四章《社会生活、民间信仰和价值观念的变迁》之第一节,全文以浙江为例,勾勒和叙述了14-17世纪江南地区乡村社会的特征,描述了当时乡村地区乡民的四时农事、日常生活、岁时节日和乡民的娱乐活动,探讨了明代社会教化和乡村自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社会贫富两极分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健康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拉美国家的收入分配格局从殖民时期遗留至今已经达到了极端化程度,收入分配的极化给拉美国家带来了日益严重的贫困问题,而且影响了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导致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导致拉美国家收入分配极度不公的原因,既包括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历史因素,也有拉美现代化进程中一系列的制度因素。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三点有益的启示:要把民本思想作为执政党执政理念的原则;要加强政府的社会功能;3.要在效率和公平间寻求平衡点。  相似文献   
8.
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中国、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以及欧洲一体化、区域经济合作、贫困化、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极端贫困化是导致墨西哥恰帕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和国内多外因素盘根错节,使拉美贫困化问题日趋恶化。贫困人口猛增、两极分化加剧、区域和部门经济差异扩大、贫困人口地区分布的变化,这些贫困化加深的表征困扰着拉美各国政府,并成为影响拉美政局稳定、社会治安、经济发展的一大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河南近代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与商品化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贾贵浩 《南都学坛》2005,25(3):35-39
河南地处中原,自古至今一直是粮食作物的主要种植区。鸦片战争后,特别是甲午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商品输入和原料掠夺的加强及中国机器工业的发展,促使经济作物商品化,农业种植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经济作物的种植范围、规模有了较大的发展,河南农业经济开始走上近代化的发展轨道,但是这个发展是不正常的,带给农民的痛苦也是沉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