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40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76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的刑事上诉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对刑事案件基本上实行两级上诉制度 :对于刑事法院的一审裁判可以依次向上诉法院和上议院上诉 ;对治安法院的裁判 ,可以分别向刑事法院或者高等法院以及上议院上诉 ,但是 ,二者的程序规则不完全相同。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英国上诉制度逐渐向大陆法系靠拢 ,最近英国政府再次提议进一步扩大控诉方的上诉权 ,英国上诉制度可能将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公民的基本权利需要法律的保护。论述了公民享有宪法诉权的理论依据,公民享有宪法诉权的实践意义,并通过对我国公民宪法诉权的适用范围和当前行使宪法诉权的障碍分析,提出了保障公民行使宪法诉权进而实现基本权利维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被害人的上诉权再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 ,从审判权的特性、程序公正、诉讼模式等方面对公诉案件被害人应该享有上诉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制造商竞争环境下,政府对闭环供应链成员实施押金返还制度时,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决策问题。首先构建了制造商完全垄断情形的闭环供应链基准决策模型,然后考虑制造商之间的竞争,分别构建政府对制造商和对回收商实施押金返还制度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最后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表明:押金返还制度可以使新产品的零售价和废旧产品的回购价降低;制造商间的竞争和押金返还制度均可以提高闭环供应链中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率;与对制造商实施押金返还制度的情形相比,对回收商实施押金返还制度时闭环供应链的总利润和回收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魏铭皓 《科学咨询》2006,(21):21-22
现代民事诉权滥用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我国应当尽快建立有效的制度来遏制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的行为,使受害方及时地获得充分、有效的法律救济,从而使民事诉讼的最基本价值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国家立法者依照一元分立下衍生的国家法律监督理论建构了我国的检察系统,但没有在具体立法中规定其相应的全面监督职能。在设立监察委员会制度的背景下,我国宪制中的法律监督机关的构成将面临重大改革,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必须予以重构,这为检察机关实现地位与职能的一致性和职能的优化提供了契机。在新时代背景下,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重构,应当坚持宪法关于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的性质定位;遵循法治精神,在重构中实现国家权力分权制衡,发挥法律监督权维护人民主权的功能;反映司法规律,把公诉职能作为检察机关的核心职能并对之开展符合司法规律的职能优化。  相似文献   
7.
2015年5月1日起中国正式实施立案登记制,将案件受理制度由审查制改为登记制,这符合当事人诉权保障的趋势和需求.立案登记制具备诉权保障的功能,可以多维度地践行诉权保障理念,但同时也带来了实践中的滥诉和法院案件数剧增等现实挑战.司法权的属性决定了司法的有限性,其不能解决所有社会纠纷.当立案登记制给审判实践带来的挑战遭遇司法有限性时,势必出现一定程度的冲突.为了平衡这种冲突,需从以下方面进一步优化立案登记制的改革路径:明确立案过程中登记与审查的关系;制定和实施受案范围的负面清单;健全减少需求供给的配套措施;推进立案环节案件的甄别分流;构建滥诉的惩治与防范机制;减少非司法负担对法官职业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公诉人既要面向法庭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又要逆向审查侦查活动的合法性,这一双重性的法律监督职责决定了公诉人在审查案件时,应当以超然中立者的地位洞察案件的事实和证据,缜密厘清侦查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关系,查明侦查证据的取得方式、取得程序是否合乎法律规定,以及现有证据是否足以排除合理怀疑.然而,透过“景案”可以发现,这一职能在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异化,这种异化使得公诉人的支持公诉行为与法律规定之间发生了直接冲突.透过“景案”亦可以探知,审查起诉程序要发挥其预期作用,需要公诉人回归依法、审慎、认真审查案件的角色,同时以中立者的超然心态切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相似文献   
9.
公诉权的概念及其权能是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基础性问题,也是存在较大争议甚至普遍性迷思的理论问题。公诉权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法定的专门机关代表国家依法决定是否起诉犯罪,以及如何起诉犯罪和请求法院做出实体判决的权力。在现代社会中,公诉权是实体性审判请求权、私诉替代性权力、公益代表性权力和审判范围限制性权力。公诉权的权能主要包括:提起公诉权、不起诉权、支持公诉权、公诉变更权和上诉权(抗诉权或者提请再审权)。  相似文献   
10.
正不当得利之债,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在不当得利争议中,主要争议当事人受益方和受损方之间举证责任应如何分配,在双方都不能提供充分证据时又该如何运用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认定案件事实,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一定的争议,也直接关系到了不当得利制度价值理念的体现和功能的发挥。【案情简介】原告张某诉称,原告于2009年5月17日从其银行卡上转账40万元到被告在中国银行某支行的银行卡内,有银行转账单作为凭据。此后,原告因资金周转困难,要求被告归还此款,被告不同意归还。为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