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本文论述北宋咏物赋借物言理的文化现象,分成借物阐儒家之理、借物言释家之理、借物述道家之理等三个部分,并分析了宋代理学糅合儒、释、道三家学说的思想表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先对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几首释家题材诗歌加以解读,进而论证“出于道”的李白也是“游乎禅”的;再通过对李白平生佛教交游及相关诗作的回顾,得出佛教思想对李白精神世界曾起到一点调节作用,但远未能成为他认识世界、改善自我的终极皈依之结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方技术关学是在儒、道、释三家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人所独有的关于技术美的理论价值体系,它潜在于东方文化体系之中.儒家以正气为美,认为只有体现了"仁"的技术才是美的技术,功利性的技术被融化在非功利性的诗性人格境界里.道家以万物皆通为美,它能打通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玄妙是其技术美的外在表现.释家以见性为最高境界,只有"顿悟"才能"见性".它强调以慧能世界为根本,以智能世界为技术现实,慧智双修奠定了东方技术美学天然的反技术异化的力量基础,有着西方技术美学所不具备的境界优势.把握这些审美特征,光大中国东方技术美学.在西方科技与人文严重分裂的今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释家文化自进入中国以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在中国古桥建设中,释家文化中的积德行善、普渡众生、吉祥祈福等思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潮州湘子桥历史悠久,是中国著名古桥之一,其身上凝结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关于湘子桥与释家文化关系的分析研究对于说明释家文化对中国古桥的影响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徒西行求法大潮的涌起,释家异域志蔚然滋多.这些异域志以纪实为主,主要记录高僧乘危履险、西行求法的种种经历,亦不乏对异域奇闻异物、风土人情的生动描写.既有对域外自然险境的如实记录,又有对异域奇特事物的传神摹写,还涉及不同国家不同的土风民俗,包括居住环境、饮食习惯、衣着打扮、交通状况、丧葬习俗等,具有重要的文学、史学、文献学、人类学、民俗学等价值,值得我们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6.
儒家、道家、释家是中国哲学的三大主流,全都洋溢着悦乐的精神。儒家的悦乐源自于好学、行仁和人群的和谐;道家的悦乐在于逍遥自在、无拘无碍、心灵与大自然的和谐,乃至于由忘我而找到真我;禅宗的悦乐则寄托在明心见性,求得本来面目而达到入世、出世的和谐。真正的悦乐,不是用任何方法可以直接追求的,只有当立己达人的工夫到达某一境界,这时悦乐才会自然而然地从心灵深处涌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在《红楼梦》中,释家的“色空”观念、道家的“淡漠”意识,都有明显的表现。对此,当前学术界已不再掩饰和回避,这是“红学”的深入与解放。本文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小说上述思想的具体诠释与剖析,说明其基本精神完全在于借释、道之说以宣扬儒家的社会主张。  相似文献   
8.
泰伯里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上著名的<古兰经>注释家、圣训学家、伊斯兰教法学家、历史学家.一生涉猎广泛,著作等身.其代表作之一<历代民族与帝王史>(Tarikh al umamu wal muluk)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人类起源、下迄作者著此书的历史发展轨迹,其史学价值堪与我国<资治通鉴>等同,堪称阿拉伯史学上承前启后的丰碑巨著,也是研究伊斯兰史、古代东方民族史乃至世界通史的杰作.  相似文献   
9.
翟新颖 《云梦学刊》2008,29(2):105-107,121
言意关系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西方不同,中国古代的"意"并没有指向语言自身,而是指向了语言之外的世界.这是一个包含了宇宙、自然、人生的世界.无论是儒家的伦理,道家的自然,还是释家的心性,都是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归根到底,这个世界总是与人相关,于是,"意"最终旨归是当下的人生.  相似文献   
10.
“别集”是按一定的体例将最能反映一个作者“辞章”“才情”而非“学问”“经术”的文献汇编在一起的书籍。从形态上看,释家别集与文人别集并无明显差别,同样是指汇编释子个人所撰且最能反映其辞章和才情的文献的书籍,集中体现了古代释子能诗善文的传统。然而,由于佛门每薄诗文为“小道”“外学”,“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宗旨犹如“紧箍咒”紧缚于释子头上,因此,诗文僧对待己作普遍持轻慢态度,常随得随弃,甚至主动焚毁。他们的诗文集多由门徒、法友、信众编纂而成,“编”“校”“改”“删”的现象颇为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创作和编纂的分离。释家别集主要由经坊、书肆刊刻,流传于丛林和文人圈,影响有限。不过,随着佛教广泛弘传,很多释家别集流播到边陲和异域,不断被传钞、刊刻。研讨释家别集的编纂、刊刻和流播,可以引发很多有趣的论题,特别是考察它们由“稿本”到“定本”的过程,对我们重新评估释子的总体诗文创作或有相当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