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雅砻江     
雅砻江古称若水、泸水。因为酷似它的母亲金沙江,又有“小金沙江”之称。雅砻江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系尼彦纳克山与冬拉冈岭之间,洁白的冰雪融水,集成涓涓细流,成为它的上源“扎曲”。  相似文献   
2.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使用Arc GIS10.2软件提取了雅砻江上游甘孜—德格段的水系图,模拟网格法对研究区雅砻江及其支流玉隆河的分维值进行了估算,其值分别为1.1036和1.0169;通过对比集流阈值与分维值的关系确定了研究区内合理的集流阈值为5000.依据估算结果并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可以推断研究区流域地貌处于侵蚀发育的幼年期,河流以下蚀作用为主;区域地壳抬升导致研究区水系分维值偏大,但影响程度有待进一步研究;走滑型甘孜—玉树断裂带的存在导致研究区河道趋直,水系分维值偏小.  相似文献   
3.
祝桑草原     
《中文信息》2006,(8):72-75
一个古老的文化联系着一片古老的高原土地。美丽的祝桑草原千古以来都是雅江的一颗闪耀的明珠。它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州南部,雅砻江中上流。这里丛林茂密,覆盖面积广阔。其中的雅江祝桑的草原牧场尤为著名,在此处可观赏蜀山之王贡嘎雪山。  相似文献   
4.
《中文信息》2006,(8):104-111
雅砻江流域丘浅谷宽,水流平缓,草坝连绵,形成了广袤神奇的扎溪卡大草原。这里有着罕见的高原湿地景观,也是草的原野,花的海洋,美丽一如梦境。  相似文献   
5.
附国与吐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硕 《中国藏学》2003,(3):57-66
长期以来 ,附国问题不仅与吐蕃密切相关 ,且一直颇存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有三 :一、附国是否为吐蕃 ?二、附国位于何处 ?三、附国的下落即附国是怎样灭亡的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从吐蕃史的角度以及具体的地理环境、文化与史实背景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探讨 ,认为附国非吐蕃 ,其中心位置应在今川西北雅砻江所流经的甘孜县一带 ,并从敦煌吐蕃藏文写卷“编年史”的有关记载对附国入唐以后的下落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推测。  相似文献   
6.
《中文信息》2006,(8):33-39
色达草原,位于长江主要河系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上游地带,与甘孜藏区石渠扎溪卡草原构成境内最著名的天然牧场。沿色曲河北上、河的两岸,成百上千条牧草丰美、开满各色野花的草沟,延绵起伏的山脊,向东西方向延伸而去。  相似文献   
7.
河口忆事     
关于河口舅舅家在山背后,那是妈妈的故乡。小时候放假我经常去山背后住上一段日子,临近开学才被舅母送回县城家里。记忆里回家的路很远,现在才知道山背后到县城也就六七公里。那时小,舅母背着我从格斗到过河沟喜欢走捷径。从格斗出村,路上遇见很多放牛、挑水的村民,村民问舅母带着我去哪,舅母说送我去河口。河口其实就是县城。以前河口不是县城,只是茶马古道过雅砻江的一个渡口。正因为是渡口,所以河口一直都是现今雅江县主要的商贸集市。母亲说过,他们小的时候,只要大人们说要带他们去河口就会特别开心,河口可以买很多东西,也特别热闹。  相似文献   
8.
《中文信息》2006,(8):96-103
阿须草原是史诗英雄格萨尔王的诞生地,位于德格县东北部,距离德格县城206公里,距离马尼干戈120公里,海拔4000米左右,连接竹庆、浪多、阿须等地,总面积达八万五千多公顷。整个阿须草原山青水秀,地表坦荡,远处山峦环绕,著名的雅砻江穿流而过。  相似文献   
9.
江东片区主要以木雅地区为主,木雅是古时青康地区的地域名称,全称叫木雅热岗,清代属康定明正土司管辖,现主要分布于道孚、康定、雅江、九龙等县域。其中,雅江县祝桑、米龙、八角楼、八衣绒、木绒、瓦多、呼拉、河口8个乡镇雅砻江以东的村寨属于木雅地区,有人口3万余人。走进木雅,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木雅的婚礼颂词被史学家称为藏族民间第二个格萨尔史诗。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清代川藏大道上的一个节点——瞻对的历史地位与文化特点进行了讨论。文章提出了认识瞻对历史地位与文化特点的三个视角:(一)把瞻对放在整个藏区之中;(二)把瞻对放到康区的历史和地域之中;(三)把瞻对放在汉藏关系发展的历史脉络之中,并分别从这三个角度对瞻对的历史地位与文化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此外,文章还对瞻对即今天的新龙县如何确定旅游形象与品牌,如何利用既有优势发展旅游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