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60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之所以难办,是因为你没有找到打开那些“锁”的钥匙。我以前写作文,总是感到没有东西写,虽然也看了不少作文书,可作文水平还是提高不快,看来看作文书这把钥匙不容易打开我的作文这把锁。直到有一天,我终于领悟到了亲身体验生活才是属于自己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2.
真的,那年冬天,我刻骨铭心。 那是我刚上初一的时候,正全力以赴备战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个周末的下午,辅导老师委婉甚至是轻描淡写地通知我赶紧回家一趟。我从她那不易察觉的神情当中领悟到了什么。于是我拔腿就跑。我家的情况一直很糟糕,多年以来,父亲卧病在床,一家四口全凭母亲那赢弱的身躯苦苦硬撑着,一直摇摇欲坠。  相似文献   
3.
“剧诗说”析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庚"剧诗说"是在传统曲学影响下,借用西方的概念,并结合中国戏剧的实践而逐渐形成的."剧诗说"在肯定戏曲与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传统的密切关联、揭示戏曲的"诗化"本性、抒情写意的特质及编演上对"诗意"的追求诸方面都有着独到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尤其是它提供给了我们一种诗性领悟戏曲艺术精神实质的方式,意义更是重大.但作为概念."剧诗说"还存有某些西方理论话语移植和改造的痕迹,并且基本上是以文学为参照系,这样一来,它在表征作为综合性舞台艺术的戏曲的本质方面,难免存有遗憾.事实上,包括张庚"剧诗说"在内的现有戏曲本体研究成果都或多或少存有此弊,即试图对"戏曲是什么"作出一言以蔽之式的回答,这实际上已涉及到悟入戏曲艺术精神所需的思维方式及言说方式.因为众多已有的戏剧本质学说,大多流于自然主义的经验归纳,也即说,其理论前提多数来自经验,而很少在一个更基础、更具前提性的本体论层面反思;而少数进入戏剧本体论领域的,又往往对本领域的前提性问题缺乏自觉或漠不关心,使得界定往往是非反思的.在这个意义上讲,成熟的戏曲本体研究必须有效借鉴某些哲学的运思方式.  相似文献   
4.
"感知领悟法"与"理性分析法"是传统语文教学中两条相对立的不同思路."工具性与人文性辩证统一"的新语文学科本质与课程特性,决定了"感知领悟与理性分析必须相补充"的原则存在与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5.
有一年夏天,我沿着黄河旅行,无数次站在黄河岸边,看滔滔河水像黄龙翻滚,自天际流下,把我的心都流成了无边无际的壮阔;无数次注视着落日像血一样融入河水,好象生命被一次次重新染色,每一次都有奔腾到海的冲动。  相似文献   
6.
张黎静 《现代交际》2014,(7):181-182
在语文教学中,学习范文的课堂就是欣赏文学名篇的课堂。欣赏文学名篇是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也是一种审美过程,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通读体验、思索提炼、寻味领悟,在增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丰富语文学习的情感,提升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模拟话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所谓启示,就是通过指点、开导而认识事理的意思。启示的获得,或者是通过别人的指点、开导、启发而得到,或是通过自己对事物的观察、体验而领悟。处处留心皆学问,自然界奥妙无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绝地天通”作为中国观念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所反映的是中国原创时期的观念转型 :从本源的生活感悟到形上的哲学建构。这种形而上学在形下的制度上的落实 ,便是汉代以来作为专制秩序的礼制的建立。原来“天地人神”浑然一体的交融关系 ,是一种本源的生活领悟 ;而“绝地天通”的发生 ,则是这种本源情境的打破 ,它最终导致了大本大源的蔽塞 ,而成为后来的封建专制主义意识形态在观念上的最初根据。因此 ,“绝地天通”的观念必须接受我们的破解。这种破解的目的在于 :引导我们从“天人相分”“人神不杂”的礼制秩序向“天人合一”“人神杂糅”的生活本源的回归 ,而将我们带向当下的本源的生活领悟。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早期启蒙者,李叔同一生从事各类艺术活动,涉猎文学、音乐、美术、戏剧、金石、书法等各个领域,并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当他阅尽人间繁华和沧桑,便义无反顾地遁入空门,法号弘一。因为他对人生有着较为透彻的领悟,所以时常有人来请他解惑。  相似文献   
10.
列欧是20世纪最重要的宗教现象学家。他一方面以狄尔泰思想为基础,构建了完整的“理想型”学说并由此提出了成熟的宗教类型学,另一方面又对“领悟”、“同感”和“悬搁”等现象学探究程序的中心环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将“同感”与“悬搁”结合起来并赋予“同感”以一种诠释学的意味;他将“领悟”看作是“同感”的升华,并站在类似于海德格尔的立场上,用“领悟”的“先入之见”消解了胡塞尔所谓的“悬搁”。列欧的方法论表明,列欧是“宗教现象学的诠释学路线”的真正制定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