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12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49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迪 《中华魂》2008,(2):3-5
今年2月,是《共产党宣言》问世160周年。据统计,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世界上的各种版本达1100多种。早在19世纪末,她的片段就已经传入中国,1920年有了第一个完整的中文译本,迄今中文版本共有100多种。她对于全世界,对于我们中国的影响之大,于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
法治文化是实现法治中国的内在本质要求,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将核心价值观与法治文化建设 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是我们党在法治建设上的重大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提供了新的 发展思路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马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治文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蕴含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基本价值,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本质,指明了社会主义法治文 化的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3.
张美君 《理论界》2014,(3):11-13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消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看待消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解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的消费思想受到一些西方学者的关注。大部分学者肯定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消费思想,并指出其人本意蕴、方法和当代价值,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并不存在完善的消费理论,他们的某些有关消费的论述也不能有效解释当今的消费现象,不过这并不遮蔽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科学性。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消费思想进行解读,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对我国研究消费问题无疑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5.
6.
为了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与谋求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恩格斯对近代中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既无情地揭露和批判西方国家在中国犯下的种种罪行,又猛烈地抨击了近代晚清王朝的封闭、守旧和腐败,还热情讴歌了中国人民的奋勇抗争;揭示了在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加强的国际环境下任何强国凌辱弱国和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的行为都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相似文献   
7.
历史之江淘尽多少风流人物和沧桑事件,却总有那么一些伟人的所恩所行在疾风劲雨的打磨下愈发彰显智慧的光辉。身在现代化发展初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其思想历程几乎浸染在世界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文化和科技器物之中,其生活轨迹围绕着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与城市而前行。  相似文献   
8.
黄光秋 《北方论丛》2016,(5):160-164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对立”的声音越来越强,制造“对立”自有其原因、实质和方法.论证“同一”存在较大的难度,但是,也不失可能性.让我们有所思考的是,是否存在一种思想,它能够代表和体现马克思恩格斯的整个思想体系即马克思主义,这种思想“同一”则整个思想关系“同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思想就是这样一种理论.分析该思想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可以得出它代表和体现马克思主义这个结论.马克思恩格斯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论述是同一、一致的.他们都是“决定”论者.从该思想的形成史来看,他们是“同创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我国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的严峻形势,人们希望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寻求解决途径,从而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挖掘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将科学技术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推动力,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公众参与结合起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从而实现建设美丽中国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的分配理论内容丰富,包括分配理论的总原则,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实质,提出了对未来社会分配原则的构想。马克思恩格斯的分配理论为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促进我们更好地实现分配制度中的公平:构建我国三位一体的分配制度,实现分配制度的效率和公平的统一;在初次分配中杜绝违规非法收入,大力提高劳动力所占的比重,保证初次分配公平;利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实现再分配的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