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8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此文对犹太民族人才进行深入研究,全文约二万字,本刊摘要分两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阳勇 《船山学刊》2006,(1):185-187
马克斯·韦伯认为宗教改革后,在人们追求同一价值伦理的生活伦理中,社会生活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在服从上帝的这个统一的固定模式之下,达到一种社会的和谐。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的中国哲学界,“辩证法”的论说占有突出地位。特别是后半世纪,几乎所有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人都知道辩证法,也会从辩证法来论说问题。然而,中国人所学所说的辩证法,却是从俄国传过来的。斯大林及其以后哲学家们的观点,对中国哲学界影响很大。并不是说这些俄国人对辩证法的论说都是错误的,但其在一些基本点上,却与他们所号称的“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甚至与列宁自1913年以后在辩证法上的理解相去甚远。这里,最为突出的,就是对辩证法主体的规定。斯大林及其以后的哲学家们将之确定在自然界,从而否认了人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何蓉 《社会》2017,37(5):1-23
本文以19世纪90年代中期德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为背景,以韦伯对"农业-政治"问题的讨论为核心,提出了国家的边疆、边界等问题,讨论人口、物资、资本等流动下的国家经济建设与政治结构。文中涉及的实质性问题包括:全球化、工业化背景之下的农村发展问题,国家建设与国家治理思路,以及国家边界的多重(政治、经济与文化)含义。本文认为,在法律、政治、经济等角度的国家观之外,可以建立一种社会取向的、以国民为核心的"国民-国家"观,即包容多元,建立共识,赋予国民以平等的基本权利,并建立国民共享权责和符合国民基本特质的政体制度。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管理》2014,(10):267-267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认知与大脑科学研宄所的科学家发现,处在压力中的人可能会将选种感受传递给别人。 研宄人员召集了362人参与双人试验,其中一人接受心理应激反应测试,另一人作为观察者。参与试验的两个人要么是关系亲密的夫妇,要么是陌生人。试验开始后,接受心理应激反应测试的人需要完成一项艰难的心算任务并参加一次模拟的工作面试,  相似文献   
6.
罗伯特.B.马克斯在《现代世界的起源》中从全球的、生态的角度对现代世界的起源进行了非欧洲中心论的阐释。在罗伯特看来,1800年以前,世界的经济中心在亚洲,亚洲与欧洲地位的变化发生于19世纪始自英国的工业革命。英国的工业革命纯粹由于便利的煤炭开采和殖民地,而在其他国家,政府起到了核心作用。走上工业化道路的西方国家把先进的技术应用于武器装备,对中国和非洲等地区进行疯狂掠夺,是这些国家工业资本主义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集中围绕着三个主题:社会分层、组织和政治。其中,社会分层提供了马克斯·韦伯关于社会的核心理论,通过社会分层可以发现社会的驱动力。他提出社会分层的三种方式,即经济、政治和文化分层。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作用是特别细微的。文化分层尤其重要,文化分层是所有分层种类中最复杂、最细微的。文化等级分层是世界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从哲学的自律本性看舍勒哲学的基本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舍勒所理解的哲学自律本性,指哲学是没有任何前提而自我构成的,这种哲学通过其自身,并在自身内部和自身的持存中寻找并发现其本质和规律。对于过去的认识论者和形而上学家来说,哲学仅仅只是有关各种各样虚假问题的智力格斗。然而,真正的哲学思考,意味着使思考者的人格全面地紧张起来,并投入到世界当中去,去遭遇价值和本质的世界。价值哲学的任务就在于使得人格介入和参与到价值和价值本质的相互联系之中。  相似文献   
9.
郭红霞 《社会学》2004,(1):13-15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学舞台上,德国经典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是一颗耀眼的星,他被后人誉为“典范和榜样的社会学家”。作为一个思想泰斗,韦伯对社会学的影响及贡献非常大,最突出的贡献是创立了以“理解”为核心的解释社会学理论体系以及相应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相似文献   
10.
韦伯抽象出"资本主义精神"、"新教伦理"等理想类型,发现宗教与经济的关系,发现资本主义起源的独特精神动力,从而促使人们从精神和文化的层面探讨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原因。韦伯的新教伦理观对我们现在还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启迪意义:没有人的现代化,即思想观念的理性化,就不可能有整个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现代化;市场经济鼓励人们合理合法地追求和获取属于自己的财富,提倡靠勤俭致富、敬业信用;传统文化必须向现代文化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