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于锦恩 《阅江学刊》2012,4(4):113-117
黎锦熙先生在研究拼音规划的过程中,灵活处理标准音和方音的关系,客观处理利用汉字和走向拼音的关系,务实处理音节传统拼写法和现代拼写法的关系,辩证处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黎先生不避俗浅,务求实用,热心语文普及运动的学风对当今的语言文字研究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初唯科学主义的语境中,围绕着汉语及其书写形态进行了争辩和改革。科学主义者以鲜明的激进立场对汉语形态和书写形式进行改造,却陷入了因古典形态在知识范式中的稳定性自足所带来的如何进行现代性转换的形式焦虑:一方面要维持其自身知识系统的古典合法地位,另一方面又要配合现代性的知识改造。在吴稚晖、黎锦熙等人的国语罗马字实践中,逐渐生成了一种新奇的书写美学共同体:既有向古典书写形态妥协的"摩托篆文",又有依托于表音系统的"英文书法"。二者呈现出不同的新奇:前者的书写以复活英文罗马注音作为汉语书写的主体,乃"以新入古"之新;后者是以旧的金石形态来承载新的概念,乃"以古化古"之新,二者有形态上的差异,也有思想来源上的近似,即以激进科学主义立场来妥协新与旧的纠葛。  相似文献   
3.
黎锦熙是我国著名的方志学家,《方志今议》是集中反映其方志理论的代表作.黎锦熙参与修志主要在抗战期间,编纂方志并非其本业,但爱国热忱、强烈的责任感以及机缘与兴趣等诸多原因促使他走上修志之路.其《方志今议》论述了编修方志的性质、功能、原则、体例等,在方志的体例、形式、内容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后来修纂县志时,黎锦熙将理论贯彻到实践中并不断加以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郭海洋 《学术论坛》2012,35(11):198-201,214
黎锦熙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他的学术成就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辞书学理论与编纂实践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主持并参与编纂辞书的过程中,黎锦熙提出了许多有创建性的理论,他的辞书学理论引导并推动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字典与辞书的产生与发展;他的辞书编纂理论反映了语言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原则,揭示了语言的系统性,体现了辞书编纂体例的创新。这些先进的辞书编纂理论为后来的辞书编纂及辞书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新著国语文法》的语法体系不仅在汉语语法教学和研究领域影响深远,而且在中文信息处理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其普遍语法观念、“句本位”语法体系、句成分语法观念、对字与词的明确区分、对动词的分类等均有助于汉语形式语法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曾晓洁 《云梦学刊》2012,33(6):113-116
真正意义上的口语教学进入语文课纲是在1923年,此前十来年间,已有少数几位学者探讨过口语教学的重要性,黎锦熙就是其中一位。黎锦熙对于口语教学不仅关注得早、较成系统,而且颇有些真知灼见。其中。口语应当有独立地位而不仅仅是作文的附庸,偏远方言区标准语教学可以先不管四声与腔调,白话文教学应设置多个听力训练环节且进行有区分的朗读,小学口语教学必须营造鲜活情境等,对于今天的口语教学和普通话推广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黎锦熙先生是杰出的教育家,培养了毛泽东这样杰出的学生,毛泽东在蔡元培、黎锦熙等一大批人的影响下支持文字改革.毛泽东正确的语文政策里有黎锦熙的影响和功劳.黎先生毕生从事语文现代化事业,在确定国语语音标准、现代汉语语法、汉语词典编纂、反对滥用英文、维护汉语地位、制定和推行国语罗马字、汉语拼音方案、汉字简化方案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要继承黎锦熙先生遗志,维护汉语地位,继承黎锦熙先生的事业,促进语言文字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著国语文法》在现代汉语语法学史上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以前人们对此书价值和贡献的阐发多着眼于比较宏观的角度和方面,而对相对微观一些的方法层面上的东西,则发掘得还不够。后一方面,主要表现在对汉语语法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重描写而不轻解释;善用比较方法,进行多方面的比较;成功使用了一些今天还在流行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1924年的黎氏文法体系隐含的50年代借鉴国外现代语法学结构主义理论方法产生的两语法书的内容:造句格式基本句法结构建立、按句法功能标准划分词类,句法结构次序,语法成分、语义成分对应非一对一,从句法结构分析语义关系。隐含的80年代出现的新理论、方法是:语法形式和意义相互结合与对应,词的分类、兼类、用法特点语法形式表现及句式变换,歧义句层次与分化表现,语法结构的句法、语义、语用结合分析。黎氏文法"依句辨品"说在建国后的变化——新解、倒退、发展。新解是说明"辨品"为"辨别"词类,非"区分"词类。倒退是:"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先更改为"凡词,依靠结构,显示品类",后质变为"四级形态论"。"发展"是句子结构、词组结构一致,"句子"成分"辨品",成为"词组"成分的结合能力"辨品"。说明"依句辨品"合理,"离句无品"成立。正确对待传统文法学,建议重印《新著》1924年原版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10.
笑汀 《老年人》2008,(9):40-41
黎锦熙(1890—1978),字劭西,湖南湘潭人。祖父黎葆堂是前清举人,父亲黎松庵性情淡泊,雅好文史,母黄太夫人,善书法诗歌。受家庭遗传及后天濡染熏陶,劭西早慧,熟读诸经、文选、唐宋八大家。12岁起开始写日记,终其一生从未间断,内容多为对政治的感想和对文字问题的探索。15岁中秀才,22岁毕业于湖南优级师范,被督军谭延闽征聘为秘书,数日内辞职,自创《长沙日报》,任总编,因持论与当政者不合,受到排挤,转而另起炉灶,创办《湖南公报》,又因反对袁世凯帝制意图而被查封,遂改称《湖南大公报》,但不改其和平统一国家和民主政治的追求。1915年,应教育部之聘,到北京担任教科书特约编审员,文字学的研究生涯从此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