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1篇
人口学   26篇
丛书文集   73篇
理论方法论   401篇
综合类   655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交通、通讯、新闻舆论等为典型代表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生产与生活方式传入中国后,它们或便利救济物资的调配,或加速救助对象的区域流动,或监督与制约救济事务的运转,或宣传与流播新型慈善思想等,从整体上对中国传统慈善活动的近代转型发挥强大的刺激与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国家语委编撰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包括“朗读”内容。为了达到朗读的最佳效果 ,朗读者必须做好一系列的朗读技巧准备工作。轻音是朗读技巧之一 ,它在朗读中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 ,也是其他朗读技巧无法取代的。研究轻音在朗读中的作用 ,必须分清轻音、轻声、重音的概念及关系。  相似文献   
3.
从音乐形态、表现手法等方面具体分析《变奏曲》这部钢琴作品,探究其中对中国传统戏曲效果的模拟,以及作者如何巧妙地借鉴皮黄丰富的音响和表现力并运用到钢琴音乐中。中西的结合,古今的碰撞、鲜明的色彩个性,这些特点使得这部作品成为探索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道路上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4.
5.
每一种语言中都隐藏着一些审美因素,而且语言的这种审美因素首先体现在语音方面。现代汉语标准语语音的审美因素涵盖多方面:有音节方面的,也有声调方面的,还有语流音变、词汇方面的。  相似文献   
6.
民族大迁移 ,尤其是少数民族大迁移造就了北京城。辽、金、元、明、清五朝 ,均有民族大迁移。尤其是明清两朝 ,均将北京的前朝居民迁移出去 ,本族居民迁移进来。在今天的北京 ,辽代契丹人留下了天宁寺塔 ,金代女真人遗下金太液池的一汪清水 ,元代蒙古人的胡同和六海水系还在沿用 ,明代汉族工匠建成了宫殿、长城和十三陵 ,清代精美的皇家园林和王府建筑后人至今无法企及。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京剧在 2 0世纪 30年代达到鼎盛阶段的内外部原因。在其内部原因上 ,作者以其研究古代文学史时所提出的“原生态式的把握方式”来观察这一段京剧史 ,从而对这一段京剧史的发展作了新的勾勒 :艺术块团之形成、相互间的争锋、浮沉以及名号形成的种种情况。在其外部原因上 ,论述了京剧是如何从回应“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评以及如何从向话剧的学习中受益的。 30年代新文化界对于当时京剧的雅化是批判的 ,作者则对此取肯定态度。最后还说明了 ,当京剧出国演出时 ,它的许多曾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的特点 ,却受到了国外艺术家的肯定 ,中国的京剧艺术家们也更加开拓了视野 :由此勾勒出京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大的回旋  相似文献   
8.
从民俗文化学的意义上说,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是无处不在的。戏剧与北京的民俗文化表现为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是民俗活动需要戏剧的参与,戏剧融入到民俗文化中;另一方面是民俗对戏剧的渗入,梨园的演出习俗就是其表现之一。同时,民俗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戏剧的风格。  相似文献   
9.
都市郊区民俗村的旅游业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尤其是北京市郊区。然而随着消费市场的逐渐成熟,民俗村局限于乡村家庭旅馆的发展思路使其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受到了阻碍。要解决京郊民俗旅游村深度开发的问题,关键是要对民俗村进行“整合”,即改变单一的由农户自发进行旅游开发的模式,而以村庄为平台,同时“依托于村庄又跳出村庄发展旅游”,实现管理组织化、产品开发组织化及整体营销组织化。  相似文献   
10.
This article examines poverty and welfare provisio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Beijing as dialogue and transaction between the city government and the urban poor. Earlier studies of the Chinese urban have tended to emphasize the material aspects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efforts of planners and city governments to modernize China’s cities, rather than the human experience of the city. This article draws on the extensive archives of the Beij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Social Affairs Bureau to exten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xperience of poverty and the agency of the poor. The archive confirms that Beijing’s growing and increasingly formalized welfare institutions were designed to discipline the poor as they alleviated poverty. However,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applicants for welfare and the Social Affairs Bureau also reveals that the poor often approached these institutions instrumentally and assertively. Recourse to the welfare institute became a livelihood tactic, a claim on the authorities in pursuit of which certain sub-groups within the poor mobilized intangible assets, from social networks to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nded terms of the system, to sway the terms of their engagement with the authorities in their own favou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