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20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60篇
理论方法论   49篇
综合类   302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地影像”是边疆少数民族民众纪录自身的非虚构创作。在朗西埃“可感性的分配”美学理论视野下,边地影像体现了题材选择的一视同仁和人性的解放,以平等维度的引入开拓了其艺术与政治价值。透过“自我他者化”的艺术操作,它改变边地的可感性的分配秩序。“客位视角”到“主位视角”和“参与拍摄”到“独立创作”的过渡所释放的乡野表达,成为评测其诗学力量的关键质素。同时,围绕“差异性”展开的影像再现常常导向“微小差异的自恋”,并在言语的过度中营造了某种“圣化构想”,进而使其差异政治悖论性地生成了新的可感性不平等。  相似文献   
2.
This paper argues that Fisher's paradox can be explained away in terms of estimator choice. We analyse by means of Monte Carlo experiments the small sample properties of a large set of estimators (including virtually all available single-equation estimators), and compute the critical values based on the empirical distributions of the t-statistics, for a variety of Data Generation Processes (DGPs), allowing for structural breaks, ARCH effects etc. We show that precisely the estimators most commonly used in the literature, namely OLS, Dynamic OLS (DOLS) and non-prewhitened FMLS, have the worst performance in small samples, and produce rejections of the Fisher hypothesis. If one employs the estimators with the most desirable properties (i.e., the smallest downward bias and the minimum shift i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ssociated t-statistics), or if one uses the empirical critical values, the evidence based on US data is strongly supportive of the Fisher relation, consistently with many theoretical models.  相似文献   
3.
卡夫卡研究几乎穷尽了西方各种理论,从理性与非理性之关系观望卡夫卡的思想视阈和文本世界无疑又是一种新的尝试。卡夫卡在创作中呈现出的是一个无底的棋盘:理性与非理性、逻辑与感觉、表象与精神、梦境与真实在不确定性中显示出可调和性。此外,面对卡夫卡充满空位与悖谬的文本,纯粹的文化批判将远离他创作的本质内涵与精神诗意。  相似文献   
4.
稳定可以分为真稳定与假稳定.历来,中央权威都被认为是维护稳定的可靠外壳,而在当今却与稳定产生了悖论.这不得不让人们重新探索稳定之路.  相似文献   
5.
当代审美文化的主体悖论和主体变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竟生之美的基础上,以此为扫描我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工具,提出我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维度是竟生之美。我国当代审美文化的竟生之美因其内在的主体悖论使其历经了从红色崇高、悲剧丑和喜剧荒诞的美态发展过程。这种主体的变奏,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审美的客观反映。竟生之美是审美主体性的本质反映。  相似文献   
6.
农业劳动力的异质性:乡城人口流动理论不应忽视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总劳动力仍然存在过剩情况下,劳动力的流出导致农业总产出水平下降是传统乡城人口流动理论的悖论.这一悖论的形成,是传统乡城人口流动理论忽视了农业劳动力异质性的结果.正是因为劳动力的异质性,导致在城市筛选过程中,农业优质劳动力的流出使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降低,从而使农业总产出水平不断降低.这对城乡产生双重影响,特别是影响传统农业的改造.  相似文献   
7.
论悖论的自我否定本质--兼与张铁声先生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悖论以否定自身为内容,自我否定是它的本质.它预设了矛盾,它所预设的矛盾是在悖论思维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因而它有真值意义.但悖论的真值是不确定的、矛盾的.通常人们肯定或否定一悖论所导致的矛盾,是该悖论思维过程中实际发生的矛盾的真实表现.矛盾是悖论思维的逻辑规律.  相似文献   
8.
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中国国家治理常规机制与运动式治理机制间的矛盾深刻地体现在了日常管理与应急管理的差异之中。当下的治理逻辑必然地要求日常管理采取科层制的非人格化管理模式,对直接上级的负责制形塑了信息沿纵向逐级向上衰减的常规信息传递机制。但在应急管理机制之下,上级应对突发事件的精准决策却有赖于对真实信息的掌握,而常规机制所带来的表象性避责策略则会削弱上级的决策准确性,由此这一张力进一步形塑了中国国家治理在应急管理机制中的“信息悖论”现象。   相似文献   
9.
10.
演化博弈论在中国法治政府研究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可以据此构建“复制动态”的中国法治政府的演化博弈模型,证明“内生演化”的法治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政府“权力悖论”。中国法治政府建设需要围绕约束规范公权力的主题,确立互动平衡精神和采取渐进主义策略,以改进转型中国的法治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