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7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云南是和平解放的,因此云南省的历史档案保存极为完整。云南开蒙垦殖的史料主要保存在云南省档案馆。该文整理者在研究开蒙垦殖历史过程时对有关史料进行了认真研读,对开蒙垦殖局成立的经过、龙云主席亲笔起草的关于开蒙垦殖的政府布告、工程实施概要以及发展设想等史料进行了整理。  相似文献   
2.
运用“双重印证法”对《孟子》的篇章、段落、语句中语词与语词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考察《孟子》原文中所蕴涵着的单音节实词的同义关系 ,在《孟子》中显示语词同义关系共有七种不同格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先秦的阴阳之气论作为孟子的"浩然之气"论提出的基础,论述了"浩然之气"中蕴含的伦理精神孟子以人性本善作为道德的理论基础,以居仁由义作为道德的具体践履,其目的是追求天人合一的道德理想境界.作者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值得肯定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孟子音义》中孙爽音注与《广韵》音系基本一致,但也存在着36条与《广韵》《集韵》音韵地位不同的音注材料,这些音注材料所反映出的宋初实际语音现象有:云影、书生、以邪相混,浊音清化;仙元、锡昔相混,重组有别;浊上变去。  相似文献   
5.
《孟子音义》中孙奭音注与《广韵》音系基本一致,但也存在着36条与《广韵》《集韵》音韵地位不同的音注材料,这些音注材料所反映出的宋初实际语音现象有:云影、书生、以邪相混,浊音清化;仙元、锡昔相混,重纽有别;浊上变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孟子哲学思想的基础"性善论"入手,从审美观、人格美的塑造、美感的普遍性规律及艺术美特征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孟子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晚清时期 ,梁启超受尊孟抑荀思潮影响 ,力主“绌荀申孟”。随着时代变迁 ,他的荀学研究逐步深入 ,认知荀子的态度不断转变 ,从“儒家中最狭隘者”的指责到“社会学之巨擘也”的肯定。尤其是到了晚年 ,荀子“创为儒家的知识论”成为梁启超荀学研究的基本定论。  相似文献   
8.
文化人格与文学品格 ——从孟子散文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散文的气势为历代学者所公认。其气势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孟子的内在人格精神。孟子人格的实质是一种分裂的悲剧性人格,造成文化人格悲剧二重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为知识分子君主理论的缺陷,二为自我角色定位与实际政治文化地位的巨大反差。文化人格二重性不惟体现在孟子身上,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文人作家,他们的内在人格从根本上说都存在着这种分裂和变异。主体有怎样的人格精神必然会反映在其作品创作中,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群体特定的人格精神及文化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及文学创作的总体品格和主流特征。  相似文献   
9.
明人考《孟》,可谓辑、考、注、补、正、辨、校等应有尽有,门类齐全。考证内容涉及广泛,从孟子生卒年月到孟子师承游历,从《孟子》作者思想到字词句章,从名物训诂到典章制度等等,前人考过的问题,明人大部分都有所考,前人没有考过的问题,明人也有所涉及。明人考《孟》,虽广泛涉猎,但关注重点较为集中,成就主要集中于:孟子生卒年月、孟子师承、孟子游历、《孟子》的作者。  相似文献   
10.
林启屏 《文史哲》2006,(5):31-42
孟、荀二子,念兹在兹者均在于“价值世界”能否在人间证成之事上。只不过孟子立定心之大根大本,直探价值之超越真实,在扩充之工夫中,昂首人间。荀子则立足世界,以统类之心通贯历史与社会,在大无畏却极具忧患意识中,开展“道”的现世性格。两人虽于“心性”之主张不同,却仍有相补相辅之可能。孟子道心性,强调践形工夫下的价值开显;荀子则重在价值之客观化上,故重视社会实践下的道德行为。两人均是一种“化成世界”的观点,而且是以“价值世界”为“生活世界”的意义所在。孟子内化伸展的学说取向,深化了儒学价值根源的理论深度;荀子则于外向实践的主张里,客观化了价值实践的具体可能。孟、荀二子俱为“儒学意识”作了不同向度的深化和开展,其于儒学之发展,实各有其功,不必强分高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