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39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48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7 毫秒
1.
I propose an Affect-Cognitive Theory to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 how decisions occur in organizations. To this aim, I first review the assumptions of sensemaking and decision-making streams of research, especially the influence of bounded rationality, affective stat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cognition; then, I integrate them on the common basis of socially situated cognition. This new theory emphasizes the role of affective states in determining/being determined by cognition and its errors, pointing out decision makers’ affect as the result of multi-level adaptations to the physic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decisions are path dependent but not immutable; they, indeed, bank on the predominant feeling resulting from the modifying interactions and regulations of decision makers with their physic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Here, decision makers are proposed as “emotional cognizers” overcoming the thinking-feeling dichotomy that has often featured in the study of management decisions. This theory is beneficial for behavioral strategy, offering the needed assumptions to intertwine human cognition, emotions, and social behavior.  相似文献   
2.
卡夫卡研究几乎穷尽了西方各种理论,从理性与非理性之关系观望卡夫卡的思想视阈和文本世界无疑又是一种新的尝试。卡夫卡在创作中呈现出的是一个无底的棋盘:理性与非理性、逻辑与感觉、表象与精神、梦境与真实在不确定性中显示出可调和性。此外,面对卡夫卡充满空位与悖谬的文本,纯粹的文化批判将远离他创作的本质内涵与精神诗意。  相似文献   
3.
通过中美陪审制度在历史、文化传统方面的比较,找出陪审制度发挥不同作用的根源是文章的主旨。美国陪审制深受个人主义文化传统的影响,弥补了法律形式合理性的缺陷,而中国陪审制由于缺乏陪审所需要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相应的制度,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现阶段高校毕业生面临着社会对他们的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从而必须面对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同高校毕业生供给相对过剩这一结构性供需矛盾。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进而提出只要高校学生工作措施得当,政策有针对性,就有可能缓解上述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5.
创业管理: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进入新世纪以来,创业与创业精神受到广泛关注,人们并不单纯研究个体的创业行为,而是将创业与创业精神拓展到已经存在的公司甚至是大公司,拓展到非赢利组织和整个社会,创业与创业精神成为动态复杂环境下管理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创业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创业管理是对传统管理理论的一种挑战。本文以个体创业与公司创业的差异为主线,揭示了创业管理领域的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课题,希望对创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能够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桂萍 《回族研究》2006,(1):128-134
马德新坚持务实的民族观、理性的宗教观和宽容的文化观,在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试图通过政治活动与学术活动,为中国伊斯兰教和云南回族寻求一条理性的发展道路,为云南回汉冲突寻找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由于种种原因,他的理想未能实现。但我们以为马德新务实的民族观、理性的宗教观和宽容的文化观今天依然有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7.
理性的发展过程,是人借助于工具,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性取得了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形式。因此,法作为理性关系的存在物,毫无疑问是以法律话语的形式对理性的叙述与建构。然而,人的有限理性,又意味着法必须为非理性留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8.
李建华 《阴山学刊》2009,22(6):117-121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成本尤其是经济成本不断升高,这里面既有合理性因素的增长又有不合理因素的增长。但是学者们往往过多地关注于不合理因素的增长,对于合理性因素的增长的分析很少涉及。分析执政成本升高,不看到其升高的客观性、合理性、必然性,只去分析其不合理构成和不合理因素,不是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由此而得出的结论就难免有失偏颇。如果能从制度转轨导致执政成本升高的合理性因素分析入手,则会对执政成本升高的原因得出更为全面客观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10.
当前对“代价”的理解有几种不同范式。但只有将“代价是什么”置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语境下考察,才能彰显其本质性意蕴。“追向”的结论是:代价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它的消解也只能在实践活动中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