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35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端正学风,必须有高度负责精神,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必须坚持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在求实创新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从易心莹的求学经历看,儒学构成了其知识结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故他才会采用<三字经>的形式来宣传道教知识.可以说,<道教三字经>是易心莹援儒人道的具体表现,易心莹虽身为道士,但其内心"笃守儒师与道家学理"却是一个不能忽略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形式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是与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相背离的。形式主义的产生有其思想根源和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也与我国政治体制不完善有关。反对形式主义需要标本兼治: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  相似文献   
4.
曹隽平的《抱朴求真》共四册,内容涉及书法作品、书法理论、艺术批评、收藏考据和采访交游等。其书法艺术作品华美而不乏骨力,流丽而不落甜俗,森严法度中呈现高雅,流畅秀逸中蕴含静气,表现了一种宁静、恬淡、细致、平和的静态之美。其书法理论宏观叙事与微观论证相结合,点面照应处理史料,让读者既能全面把握中国书法发展传承的宏观概貌,又能深入体察不同书家在书法史上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5.
为了回应哲学中的科学主义思潮,张东荪对"哲学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了追问。从哲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哲学是唯真是求的精神;从对哲学是否有独具的方法之追问中可知,与其说哲学有自己的独特方法,不如说哲学是一种态度,即彻底怀疑的态度、批判的态度、求整全求会通的态度;从哲学与文化的关系来说,哲学是文化之核心与本质的部分,它可为人们提供安身立命之本。张东荪对哲学特性的自觉,是为了申辩哲学的生存权利、寻求哲学的发展之路,这不仅在当时,而且在现在仍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杭斌  修磊 《统计研究》2015,32(12):54-61
本文基于CFPS微观跟踪调查数据,从地位寻求角度分析了住房攀比行为对城镇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家庭对自身社会地位等级的主观评价与住房面积、消费水平、户主学历等因素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②住房面积攀比对城镇家庭消费有明显的抑制作用;③社会地位高的家庭的消费行为对其它家庭的示范效应显著,即中国城镇家庭存在向上攀比的地位寻求动机。  相似文献   
7.
杭斌 《统计研究》2014,31(9):31-36
住房不仅兼有消费和投资功能,而且还是家庭社会地位的象征。对社会地位的关注会促使人们把更多的资源从非地位性商品转向地位性商品,从而扭曲资源配置。本文首次基于地位寻求理论,利用CHFS数据对中国城市家庭的住房需求行为和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家庭的住房具有明显的地位特征,家庭居住面积不断扩大与地位攀比有关。2.无论是中低收入家庭还是高收入家庭,住房面积扩大对消费的挤出效应都是显著的。而房价上涨仅抑制了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费,对高收入家庭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丘逢甲的诗学观,可以概括为求真、重志、尚雄和求新等几个基本方面,而其中"诗贵真面"、"以经世为心",即求真和重志是他论诗的要旨。他的诗学观融入了中国近代文学思想的主要潮流,在社会转型时期体现出它的进步性和时代性。本文将力求从时代精神和文学审美需求的角度,及以求真、求新为旨意,去探讨丘逢甲的诗学观。  相似文献   
9.
胡绳一生对胡适做了很多评价,这些评价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本文将胡绳的评价分了三个时期,并对其阶段性评价的特征做了一定的分析。胡绳对胡适的评价经历了从早期的仰慕理解、以朋相待到彻底决裂、否定批判再到自我否定、历史重估,呈现了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这些阶段性的评价中胡绳对于胡适的评价既有独特的见解,也有对时局的解读,更有时代的印记。尽管这些评价逐渐走向了客观、全面、科学,但是中间的曲折是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艰辛历程,这有助于澄清一些历史真相,对以后的实践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的心理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用司马迁自己选用的史实来论证司马迁的心理障碍,以实事求是的原则重评史遗下的错案,贬抑了李广畏罪自杀、李陵投降,为有功于国的汉武帝、卫青、霍去病张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