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常新 《唐都学刊》2012,28(6):23-27,41
工夫与本体问题是宋明儒学的显题,李二曲承袭阳明"合本体工夫而一"之说,强调二者的统一性,其"格物致知"说与"慎独"说都是基于"致良知"、"止于至善"的为学工夫,其"格物致知"同阳明一样是一种向内的意向性活动,通过对先验良知的情感体验,进而达到"穷理"的道德境界。他对"独"的理解更接近《中庸》的原意,其"慎独"的工夫论强调了实践与行动的重要性,对于晚明以来王学末流的学风具有一定的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2.
《道德情操论》第六卷"论有关美德的品质"考察并论述了仁慈、谨慎、正义三种美德。这三种美德都是市场经济参与者应具备的,这些美德应该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结合《国富论》解读亚当.斯密对这三大美德的论述,可以更加清晰地证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凌廷堪“慎独格物说”的礼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廷堪从礼学的视角重新诠释儒家的"慎独"、"格物"等重要思想.凌廷堪将"慎独"解释为内心之德或者是外心之德,它的指向都与礼学息息相关;将"格物"解释为"格礼",则是从礼学的实践层而来解渎"格物"的.所渭的"慎独"、"格物",实际上就是礼学,这为乾嘉之际的经典诠释提供了新的解释形态.  相似文献   
4.
“慎独”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重要的个体修身思想,更是人修身养性所追求的一种道德境界.学习“慎独”思想,有助于转变高校德育工作理念,丰富高校德育工作实践,使高校德育从他律走向自律、从工具走向人本、从适应走向超越,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主体意识,关注、满足人的超越性需要,培养“有德性的人”.  相似文献   
5.
人生有三重对话:与自然对话、与他人对话和与自我对话,但在现代生活中惟独缺失了与自我对话。与自我对话意味着真正地返回内心,思考人生真谛,学习接纳自己,学会与自己相处,安顿精神家园。实际上与自我对话最为根本,缺少自我反省的生活总是残缺不全的,没有自我意识的生活不是真正的生活,反省是人终其一生的学校,慎独是最好的自我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全球化的议题震天价响且为世人所关注,而全球化是一个复杂交织的问题。可以说是瞬息万变,它正在改变整个世界。由于现代传播媒体的推波助澜,资讯科技的日新月异,可预期地全球化必然会改变人类的行为,文化发展、社会价值与生活模式也分别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全球化可以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但是也可能带来文化殖民的危机;同时,在过度的物质文明发展下,人们有向唯物靠拢的倾向,其结果会使维系人们与社会的传统和价值瓦解。因此,在面对全球化的进程中,应重整人生方向的形塑,圆成自我超越的理想,进而走向真善美圣的生命境界。本文希望藉由下列几个面向作探讨:一、面对自我的良心,透过主体良心的自我开显,以实现自我超越之道;二、再以主体良心的开显为基础,而从仁爱的进路阐释“我一你”的主体际关系;三、将此一互为主体际性扩展至整个世界,以探究我与团体的互动关系;并期待因着论述的启发,使每个人都能渡一个真诚的人生.并以虔敬的心迎向未采.进而揭示全球化应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