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以一种精致的毁灭范式流传并被当作反封建礼教的典范,通过文学祛魅,以"人性化冲突"为逻辑契入点,提出了对杜十娘形象进行现代解读的可能,并使杜十娘的艺术形象获得一种符合现代阐释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2.
3.
从母题角度研究长篇小说,探寻母题背后深藏的文化价值,是19世纪以来文化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发展的一种成果。从母题角度对长河小说《无名书》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对追寻母题的继承、发展与融合。  相似文献   
4.
A fully adequate solution to Newcomb’s Problem (Nozick 1969) should reveal the source of its extraordinary elusiveness and persistent intractability. Recently, a few accounts have independently sought to meet this criterion of adequacy by exposing the underlying source of the problem’s profound puzzlement. Thus, Sorensen (1987), Slezak (1998), Priest (2002) and Maitzen and Wilson (2003) share the ‘no box’ view according to which the very idea that there is a right choice is misconceived since the problem is ill-formed or incoherent in some way. Among proponents of this view, Richard Jeffrey (2004) recently declared that he renounces his earlier position that accepted Newcomb problems as genuine decision problems. Significantly, Jeffrey suggests that “Newcomb problems are like Escher’s famous staircase on which an unbroken ascent takes you back where you started” (Jeffrey (2004; 113)). Jeffrey’s analogy is apt for a puzzle whose specific logical features can be precisely articulated. Along the lines of these related approaches, I propose to improve and clarify them by providing such a deeper analysis that elucidates their essential, related insights.  相似文献   
5.
太平天国"奉天诛妖"和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文化纲领,反映出农民阶级直观的反封建的平等平均的文化心理和洋务派知识分子开始重视西方民主制度和科学技术的"求强"意愿,是旧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萌芽.  相似文献   
6.
荆爱珍 《河北学刊》2006,26(5):235-237
恶魔性因素的探讨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具有恶魔性因素的文学形象富有不朽的艺术魅力。而在读者的意识中,恶魔性与恶魔概念往往混为一谈,为使该项研究得以深化,辨清恶魔性因素的真正含义,正确区分恶魔性形象与恶魔的差别,则具有重要的认知意义。  相似文献   
7.
“恶妇”和“妖妇”分别是中西文学中各具文化特色的邪恶妻子形象。这种创作认知的产生,既源于中西父权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红颜祸水论”的共性认识,又源于各自不同的伦理文化价值根基。值得注意的是,通过邪恶妻子形象的创作样态可以发现,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儒家伦理与宗教伦理在对待女性的统治上出现跨越时空的父权制话语共谋。在现代社会,这种权利话语共谋分别遭到中西不同文化视野下女权主义的批判。由此,邪恶妻子形象获得新的创作和解读,展现出中西女性共同的主体意识觉醒潮流。  相似文献   
8.
学界对《西游记》杂剧的研究集中于作者和成书年代考证、对小说成书的意义判断、杂剧文本的具体分析,后二者往往涉及剧中的人物分析。因此,文章从占据“一本四折”之多的猪八戒故事入手,通过考述杂剧中猪八戒的创作来源、自我表现和身份类同,确定杂剧中猪八戒形象塑造依然还处于妖魔阶段,以期有助于客观评价杂剧于小说成书史上的意义,并进一步归纳出杂剧的“历难”主题,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唐前志怪小说中,干宝《搜神记·斑狐书生》对精怪的描写是较为出色的。本文从书写意图、叙事结构及精怪形象三方面对其进行全方位解读,以期对该文本有深入系统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希兹克利夫和卡门“恶魔”气质浓郁而独特。他们富有叛逆反抗精神,以“恶”抗恶,果敢地与物欲横流、罪恶孳生的时代社会进行曲折的斗争,追求自由本真的人生,对19世纪初叶西方“文明”社会的种种丑恶和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辛辣的讽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