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但这一壮举并没有像同时期的哥伦布发现北美大陆那样对世界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究其历史和社会根源,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鸿都门学是由汉灵帝独立发起并组织的 ,其初衷和实际并不是直接针对党锢之士的 ,而是针对东观、太学等清流士人 ,同时也是针对宦官集团的 ,因此鸿都门学是汉灵帝执政时代的第三种政治势力。它介于清流与浊流之间 ,是汉灵帝试图依赖的一种新兴的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3.
甘露之变是关乎中晚唐政治格局之演变的重大政治事件,对当时士人心态造成重大的冲击和影响。与白居易等人的危时避祸、明哲保身的诗作相比,李商隐的有关诗作就显得比较特别。文章对李商隐的政治价值观念和知识学背景进行考察,以《有感二首》为依据,通过对其意义标志的分析,探寻李商隐直斥宦官的潜在精神取向,并从经验模式的角度考察了从《有感二首》到无题诗的嬗变。  相似文献   
4.
唐代以前,宦官的主要来源为对特定对象实施宫刑。宫刑废除以后,对特定对象实施宫刑不再成为宦官的主要来源,因此,唐代宦官的来源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从唐初到唐末,进献一直是宦官的重要来源。伴随着宦官权势的兴盛,宦官养子充任宦官亦成为唐代宦官的重要来源,到唐代中后期,宦官养子甚至成为唐代宦官的主要来源方式。除进献、宦官养子等来源方式外,部分中下级文武官员之子充任宦官也是唐代宦官的一种来源。  相似文献   
5.
唐前期的监察效率较高,确保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但唐中后期,监察制度遭到破坏,监察权力被削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处于权力中心的特殊个体宦官缺乏有效监督。由于唐中后期宦官专权,逐渐从监察机构手中夺取了监军权、知馆驿权和推鞫权等,从而致使唐监察机构的权力弱化。  相似文献   
6.
东汉自和帝始,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败,社会危机严重,代表社会、象征国家的皇权被两派势力异化,士大夫集团的权力和利益被严重剥夺,统治岌岌可危.作为专制政权组织基础的士大夫对此忧心忡忡.为匡时救世,他们开展了一系列社会拯救活动,大致可分为舆论层面政治批判和实践层面对弊政进行的直接或间接的纠治和打击活动.士大夫的社会拯救活动对改善黑暗政治和维系东汉的统治起到了一定作用.因缺乏对君主专制制度本质的认识,士大夫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很少触及深层政治结构.但其批判时弊精神使专制制度在实际运行中保持一定的舆论开放和相对独立的批评、监督力量,降低了专制制度的封闭性和随意性.  相似文献   
7.
曹操与谋士的关系,是《三国演义》君臣关系的一个层面,在魏、蜀、昊三方中表现最为复杂,其文化内涵也比较丰厚。整体可视之为君臣关系的扭曲形态,但也有前后期的差异。前期是君臣关系的常态为主,扭曲为辅;后期则演变为扭曲为主,甚至大开杀戎。其演化轨迹是扭曲趋势愈演愈烈,光彩渐失。其关系恶化的深层原因,有政治的因素,也有文化的因素,还有人性的因素。在封建专制政体制约下,曹操与谋士关系的实质是主奴有别,谋士们无法摆脱其人身依附关系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咸晓婷 《阅江学刊》2014,(4):112-117
元稹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与政治家,然其政治品格历来受人非议,论争的焦点集中在元稹结交宦官崔潭峻、魏弘简以谋求权位等问题上。20世纪以来,有学者开始对这一传统说法提出异议。唐穆宗朝,裴度因与元稹政见相左,受人挑拨,污蔑元稹,结交宦官魏弘简。元稹与崔、魏的交往皆属政事上的正常交往,并未借助宦官谋求私利。长庆年间,李逢吉勾结宦官设计圈套一石二鸟陷害裴度和元稹。这就是所谓的元稹“结交宦官、政治变节”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9.
宦官在明初西北茶马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洪武八年明太祖遣内使赵成往西番市马,到洪武二十五年,司礼太监庆童和尚膳太监而聂到陕西河州、必里卫等卫市马,宦官被委以重任。由于洪武朝皇权力量强大、制度健全,宦官皆能奉公行事,且有政绩,并延续永乐、宣德时期。与英宗以后宦官大量参与茶马走私、专权干政相比,宦官在明初茶马贸易中取得的巨大成效,对于加强明王朝与西北藏区经济文化联系,维护西北边疆稳定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0.
明代正德朝大宦官刘瑾掌权时期,对国家经济和政府财政干预颇多。干预盐政则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严惩不法权贵与不力盐官,以及添设巡盐御史、派遣专官监察地方盐政;刊引权收归北京,欲废除户口食盐钞,王府食盐折色改本色;整顿食盐运销与盐课征收;停送各边年例银,改场中纳银为边中纳粮。刘瑾败亡后这些举措被罢黜殆尽,反映了明中叶盐政弊端重重而亟须改变的时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