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16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327篇
理论方法论   112篇
综合类   1405篇
社会学   18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ivil society has been considered pivotal to democracy, but the causes of its performance have remained controversial. According to one view the political context is a critical factor in shaping the contours of civil society. Another suggests that whether democracy prevails is contingent on society itself and the associations comprising it. In a test of these views it was assumed that if society prevails associations would vary by type. If the state is more important, then associations would be expected to score similarly on the democratic scale. It was also expected that variation among the types of performance would cut across group categories, reflecting general attributes of the polity. Data were derived from a survey conducted among voluntary associations in Israel (n = 360). Findings showed that (a) associations scored similarly on the democratic scale, (b) the scores for the democratic performance were not influenced by group category, and (c) the least performed function was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2.
基层民主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引起世人关注。本文从我国农村的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三个方面探讨了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推进民主进程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宪法:民主之法——论宪法学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是宪法学的研究对象 ,宪法产生发展的历史、宪法的内容及宪法发展目标揭示了宪法学这一本质特征。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 ,宪法含义经历了从规定政权组织结构到规定公民权利 ,从规定公民权利到保障宪法中公民权利实现的变化 ;从现实世界范围内各国宪法内容考察 ,它们在形式上都承认主权属于人民 ,确认了一系列民主制度和民主原则 ;从人类发展趋势来看 ,民主是人类社会不懈的追求 ,由于需求的无限性 ,人类对民主的追求也没有止境。据此 ,宪法学研究范围具体应包括 :宪法基本理论、宪法制度、国家、公民及国家与公民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教学民主化追求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和相互促进 ,致力于营造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 ,这对教学目标子系统、结构子系统、动力子系统与评价子系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胡耀邦十分重视党内民主建设,他为新时期党内民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深入探讨胡耀邦党内民主思想,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肇始于八十年代初村民自治兴起的我国乡村政治文明建设,至今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政治文明建设在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制度的缺憾与村民民主意识的淡漠。因此,必须从完善乡村政治制度和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入手,推动乡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党内民主,是党建理论与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推进党内民主首先要正确认识党内民主,把握党内民主的特征。党内民主具有民主的一般性特征。同时,作为民主的一种特例,它还具有一些不同于一般民主的特征。具体而言,党内民主具有系统性与层次性、目的性与手段性、发展性与渐进性、相对性与开放性、有序性与法治性等特征。关注党内民主,把握党内民主的特征对于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党内民主研究,促进党内民主的发展、完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从根本上改造基层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中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民主选举运动。根据地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条例,使选举规范化;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也充分发挥智慧创造了适合自己的选举方式。选举体现了广泛性、平等性、真实性的特点。这一运动使基层政权性质彻底改变,为争取抗战乃至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中间党派在1945年10月民盟"一大"纲领中设计出一套"中国型"的宪政模式。所谓"中国型"的宪政模式,就是中间党派吸收了西方宪政中政治民主的内容后,又注入了经济民主的内容。这是中间党派在中国宪政史上为中国设计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宪政模式,但有关这一宪政模式的研究,目前史学界几乎无人涉足。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中间党派设计的这套"中国型"的宪政模式与西方代议制政体模式和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进行系统比较,旨在说明中间党派所设计的这套"中国型"的宪政模式的特质是:英美的政治民主加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相似文献   
10.
袁枚生活的乾嘉时期 ,民主意识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而有所发展 ,袁枚在他的诗歌理论和创作中突出地表现了这种可贵的民主意识。这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对儒学及其传统的叛逆 ;反对等级特权 ,提倡平等 ,尊重女性 ;批判封建礼教 ,大胆表现男女之情 ;“唯我是适” ,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 ;“不讳好财” ,“九州添设富民侯”的金钱观念。它们代表着袁枚“性灵”诗歌所独有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