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208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70篇
综合类   251篇
社会学   152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2 毫秒
1.
Previous research has evaluated public risk perception and response to a natural hazards in various settings; however, most of these studies were conducted either with a single scenario or after a natural disaster struck.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s among affect, risk percep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related to natural disasters, the current study implements a simulation scenario with escalating weather intensity, and includes a natural experiment allowing comparison of public response before and after a severe tornado event with extensive coverage by the national media. The current study also manipulated the display of warning information, and investigated whether the warning system display format influences public respon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affect, risk percep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escalated as weather conditions deteriorated, (2) responses at previous stages predicted responses at subsequent stages of storm progression, and (3) negative affect predicted risk perception. Moreover, risk percep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were heightened after exposure to the media coverage of an actual tornado disaster. However, the display format manipulation did not influence behavioral responses. The current study provides insight regarding public perception of predisaster warnings and the influence of exposure to media coverage of an actual disaster event.  相似文献   
2.
各国开展对外贸易是为了能充分、有效配置国内外资源 ,并从中获得最大利益 ,但在追求最大利益的过程中 ,各国所采取的贸易政策都不尽相同。这些不同的贸易政策大体分为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两类。 2 0世纪 80年代初 ,一种既不同于自由贸易 ,也不同于保护贸易 ,但又兼有两者特点的新型的贸易制度开始出现 ,这便是“管理贸易”。管理贸易是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博弈的结果 ,是各国在无法达到最佳目标模式时所能选择的次佳目标模式 ,其本质是有组织的自由和协调的保护。一些西方国家先后采取管理贸易并获得了有效的实践效果。我国应正视这一新情况、新趋势进行贸易制度变迁与创新———实行偏保护的管理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3.
4.
本研究依据村民作为社会行为主体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将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的心理倾向归纳为四种模式,即动员式心理模式、依附式心理模式、自觉式心理模式和热衷式心理模式,并根据调查结果统计和分析每一种心理倾向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村民行为的理性做了一定的剖析,结论认为村民心理倾向均是一定理性层次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一批民办高校成功升本以后,社会力量办学在我国教育界将越来越重要,但作为高校教学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建设在民办高校建设中却相对滞后。民办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学校的发展战略,以人为本,从读者与馆员队伍两个方面出发,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以实现民办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试论建筑防灾中的人群管理和应急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社会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视角分析紧急灾难情况下人群的心理反应,阐明控制人群恐慌的人群管理方法,并结合国内外实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人群管理方法在建筑防灾方面的有效性,进一步论述了应急管理在国内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7.
中产阶层的法律行为方式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基础之上,以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为整体目标,以社会利益关系的合理配置、人际利益关系协调整合为核心内容,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平等自由为价值依归的社会秩序状态。和谐社会在形式方面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稳定性、进程的连续性、主体行为的规范性、财产和心理的安全性等。其实质方面意味着社会利益的公平合理配置和整合,社会利益冲突按照民主法治的原则和机制得以公平合理的解决,进而实现多元社会利益动态综合平衡。中产阶层的法律行为方式具有理性化、讲平等、重诚信、守法度等特点,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缓和与消解社会矛盾和冲突具有重要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大量用户生成的在线评论影响着消费者的行为,同时被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引起市场营销、信息系统、产品开发等领域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取得很大的研究进展。但是在线评论的研究范围广泛,目前并没有系统性的概念框架,缺乏对在线评论的全局认识。因此,本文尝试从行为影响和价值应用两个层面对在线评论研究文献进行全面总结,并结合当前的技术发展和市场环境,探讨在线评论研究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9.
The research findings have provided several implica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managers, and leaders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throughout the world. Service quality,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are global issues that affect all organizations, large or small, profit or non-profit, global or local. We are all influenced or discouraged, satisfied or dissatisfied with positive loyalty behavioral intentions or negative complaining reactions, propelled by the level of service quality received.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0.
对905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压力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建立适合基层卫生机构的良性人才发展机制提供依据。基层医务人员整体工作压力得分为56.54分;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机构类型、工作量、工作年数、受患者尊重程度和社会地位的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地位、工作量、工作年数、受患者尊重程度、最高学历和性别对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压力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需要着重关注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工作压力情况,重点应放在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社会地位、及时关注中坚力量等方面,从而减轻其工作压力,提高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