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中的低俗化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以电视娱乐节目的历时性发展为个案,分析说明国家、市场、社会等力量在电视娱乐节目的各发展阶段中是如何先后入场,这些力量又是如何演变和相互抗衡,并不断推进电视娱乐节目中的低俗现象发展,形成当今低俗化这一社会问题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文学中曾有一次"洋雅"与"土俗"之战,然而都往往被学界所忽略了.其实,这场"洋雅"与"土俗"之战,关系到中国文学发展的根本方向性问题,我们不能不反思这一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治国 《晋阳学刊》2006,(3):102-105
市场语境下的中国大众文学优缺互见。一方面它凭借独具的艺术魅力,满足了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赢得了受众青睐,获得了商业成功;同时,它又存在着“玩”文学、夸张地表现物欲、无节制地展示性爱等为媚俗而流于粗鄙化的缺陷,解构了文学的神圣性。对大众文学粗鄙化倾向的批判以及为其寻求去粗鄙化的有效途径,既是大众文学自身健康品格培养和未来可持续发展所需,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4.
黄坚波 《云梦学刊》2004,25(1):84-85
中国传统雕塑一方面有着辉煌成就,但另一方面中国雕塑却一直是一门非“艺术”的艺术。它始终处于民间创作的地位,从未作为一门艺术的独立形态而发展,根源在于中国雕塑存在着理论缺失。究其原因,则在于中国传统哲学的限制;缺乏全面深入的理论指导;落后的科学技术的制约;传统习惯的制约等等。中国的雕塑工作者有必要更多的掌握西方的理性认识,从而给民族艺术带来新的生机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梵志诗语言通俗易懂。其中,口语俚词、俗语方音俯拾皆是。对此,诸家多有注释,然有不少未及,且又多有讹误之处。今就笔者所见拾缀如下,权人诸家注释之补。  相似文献   
6.
清初各大词家、词派在对明词进行反思的时候,都意识到造成明词流弊的重要原因是文人耽于逸乐的时俗,因此他们在重塑词之雅正形象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在其理论体系里试图恢复词的悲情之雅,对明词欢娱之俗进行理论上的反叛.而这一崇雅反俗的原动力,其一是明清易代的特殊时代背景,其二是顽强的儒家怨刺诗教传统的要求,其三则是人性深处本能的悲情意识的体现以及由悲情意识引发崇高的伦理同情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当今身体文化日益凸显的现象,就身体文化的三个阶段在中国艺术表现中的地位、盛行的原因、引起的后果进行了分析,并对正确身体价值观的意义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8.
论陶渊明“雅”“俗”并容的审美人生境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雅"和"俗",这一对看似矛盾的审美特质却在东晋诗人陶渊明身上得到了最和谐的统一。他儒道调和的价值取向,安贫乐道的生活方式,吟诗、品酒、弹琴、读书的生活艺术,以及关注田园,追求冲和自然的诗文创作风格,无不在质朴中透显高雅,在超远中浸润平俗,形成了他别具一格的"雅","俗"并容的审美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9.
道教美术主要是指以道教思想观念为核心内容或者为道教文化服务的美术作品。道教关术常常与人们的生活、工作相胶着,为普通民众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提供精神支持。它往往处于庆典、祭祀的中心地位,见证和参与世俗民众的宗教与信仰生活。它的内容或者贴近普通民众的生活,或者是将抽象的道经转化为感性、鲜明的图像,容易为普通民众所接受。道教美术是民间性、世俗性、大众性或草根性的,具有鲜明的“俗”之意蕴。这种“俗”之意蕴的形成是由整个道教发展、传播的特点以及道教美术自身发展的规律与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文化语境的共生激荡孕育着小说的观念新质,传统的雅俗之辩因为异域文化的刺激和小说观念的自我更新,在以雅携俗和由雅回俗的途径中来回奔突,并形成错综复杂的雅俗观念渗透局面。雅俗共赏作为一种追求目标,也逐渐进入文人的研究视野,虽然这一理想境界的探究还不具备彻底解决的条件,但其含义特征和实现的机制已经进入小说家的讨论范畴,标志着小说观念的近代化进程已初步突破传统的雅俗观念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