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32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57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352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Previous research has evaluated public risk perception and response to a natural hazards in various settings; however, most of these studies were conducted either with a single scenario or after a natural disaster struck.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s among affect, risk percep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related to natural disasters, the current study implements a simulation scenario with escalating weather intensity, and includes a natural experiment allowing comparison of public response before and after a severe tornado event with extensive coverage by the national media. The current study also manipulated the display of warning information, and investigated whether the warning system display format influences public respon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affect, risk percep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escalated as weather conditions deteriorated, (2) responses at previous stages predicted responses at subsequent stages of storm progression, and (3) negative affect predicted risk perception. Moreover, risk percep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were heightened after exposure to the media coverage of an actual tornado disaster. However, the display format manipulation did not influence behavioral responses. The current study provides insight regarding public perception of predisaster warnings and the influence of exposure to media coverage of an actual disaster event.  相似文献   
2.
梯玛仪式“玩菩萨”中的剪纸、绘画使用了大量的形象性符号,包括剪纸天门、天梯、天钱、纸人纸伞、穿衣儿粑粑、神案等,考察其在堂中各自的位置、数量、用色及形式,从艺术形态学和美术人类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梯玛自己的解释和在仪式中的具体作用,同时与其他民族民间同类剪纸做比较,对“玩菩萨”仪式中的图像符号做深入的分析。并以“求子”一节为例,分析符号组成空间,符号在特定的空间情境中产生意义,阐明民间神圣符号在组成仪式空间情境中的作用,研究剪纸、绘画等符号在空间情境中意义的转换,体现出民间艺术、民间思维中象征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重要数据的跨境流动引发了数据安全、国家安全等风险挑战。风险路径的识别和分级是对重要数据跨境流动进行预警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复杂网络中的二分网络模型,对重要数据的跨境流动进行研究。首先,通过重要数据跨境流动的二分网络和关联网络识别风险路径;其次,构建基于网络结构和接收节点属性的目标风险路径方法以计算其风险值;最后,对我国某重要行业跨境流动的数据开展实证分析,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精准度。本文旨在为重要数据跨境流动的预警管理提供量化方法,有效预防重要数据跨境流动带来的风险,提升我国数据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传统健康体检主要通过对单次体检指标进行横向比较和静态分析,忽略个体差异,纯粹从指标高低来判断体检者健康状况与身体状态,难以及时发现体检者可能存在的疾病隐患。由于个体体检指标具有样本量小、信息不确定、数据类型异构、影响因素构成复杂等特征,传统以大样本为基础的数学模型均难以适应此类小数据系统的建模要求。为此,通过建立适用于人体主要指标趋势预测的灰色系统模型(简称HIGM(1,1)模型),实现对人体主要健康指标的动态建模与趋势分析,从而可以掌握体检者未来一段时间身体指标的变化趋势及可能存在的疾病隐患。研究成果对提升体检效果、强化体检意义,促进灰色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有效对接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校园导向标识的人性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导向标识系统中引入人性化设计理念,体现了"为人而设计"的本质,具有文化性、关怀性、形象性、连续性和统一性等五个特征,校园导向标识人性化设计的表现方法可从地图标识、指示标识、名称标识和安全规范标识四方面尝试。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实际上在向我们人类发出具有穿越历史时空价值和意义的关于道德生活或者精神生活的警告,而这一点却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如果进一步联系我们时代的伦理状况来讨论康德的这一警告,那么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把我们时代的伦理状况概念地描述为非道德的伦理状况,从而能够很好地厘清我们对我们时代的伦理状况及问题解决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因论的汉语公示语英译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模因论角度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并作为模因载体进行传播.模因通过语言进行跨文化传播的过程就是源语模因得到传播并产生等效语用功能的过程.公示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应用文体,可以看作是语言模因集合中的特殊因子.在明确公示语的语言及社会语用特征的前提下,将模因论引入公示语英译研究领域,可以为公示语的得体英译提供有效策略,如直接引入目的语模因,侧重复制核心模因等.  相似文献   
8.
价值澄清理论对高校德育改革的警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值澄清理论所倡导的相对主义道德教育,给美国社会带来很大危害。这对新时期多元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改革有三点警示:首先,防止无导向德育,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注重价值引导;其次,切忌“教师中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再次,切忌片面性,正确处理一元化和多元化的关系,让一元化居于主导地位,同时要正确处理灌输和自主选择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李溢 《云梦学刊》2009,30(3):97-103
五百年来中外学界一直用人文主义观点,把米开朗基罗在《创世纪》中的上帝形象解读成人间英雄,将其画旨归结为歌颂人的创造和伟大。其实,米氏《创世纪》中的上帝形象是对摩西的“烈火”、以赛亚的“长衫君王”和但以理的“银发圣父”等上帝原型的承续和再创,其画旨是表达人的悲郁无助和对神的伟大救恩的颂赞和呼求。  相似文献   
10.
公示语是一种具有感召力的文本,意在促使读者按照文本预期意图做出反应;旅游景点公示语是景点管理机构与游客对话的重要手段和渠道。镇江是江苏省重点旅游城市之一,景点公共标识都会使用英语译文。选取镇江市6家公园的公示语英译为个案,通过实地采集大量语料对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