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枝富同志花多年工夫精心编撰的五本洋洋百万言七绝名诗赏析系列丛书 ,最近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这是作者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又一串硕果。枝富同志于 1 977年初考入盐城师范学院中文系 ,当时我为他所在的班级开设文学理论和古代文论两门课程 ,他这两门课程功底扎实 ,那时就撰写了《七绝精华百首赏析》书稿和有关《史记》的论文 ,这为他后来的研究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前年 ,我应枝富同志之约 ,为他这套系列丛书写篇序言 ,因此首先得以通阅书稿。在细细玩味咀嚼的基础上 ,我深感这是一套有特色见功力的古代诗歌鉴赏丛书 ,从中看出作者…  相似文献   
2.
王义钫 《老友》2015,(2):48
立意,就是在写作之前确定作品的主题思想。诗以意为主,是古今诗人创作诗词时共同遵守的原则。它强调一首诗要有充实的思想内容,深刻的哲理光芒,丰富的思想感情。唐代诗人杜牧说:"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清人王夫子在《姜斋诗话》中也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统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些见解抓住了诗歌的本质特征,解释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诗词写作确定目的就是"立意"。一首诗如果立意不明,不知所云,即  相似文献   
3.
王义钫 《老友》2014,(4):48-48
正一、竹枝词的由来竹枝词本是巴渝一带的民歌,演唱时以笛、鼓伴奏,声调婉转动人。内容多数是歌唱男女之间的恋情和生产劳动中的感受,传达了巴蜀一带的风土人情。中唐诗人刘禹锡在任夔州刺史时,对这种民歌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嫌有些民歌太俚俗,进行了搜集、整理和改造,并模仿竹枝词的风格创作新诗,内容也多是吟咏巴渝风物。后来,白居易、顾况等人也有拟作,其作品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二、竹枝词的特色大体说来,竹枝词有3种类型:一类是文人收集整理的民间歌  相似文献   
4.
李白与王昌龄均属唐代诗坛名家,尤其是他们的七言绝句,历朝的论者们均给予很高的评价。可是,迄今为止,学术界很少有人对他们之间的交游进行过详细的探讨。笔者欲就读书之所得,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以期引起对他们交游的重视,并借以向学术界求教。  相似文献   
5.
刘飞龙 《云梦学刊》2011,32(6):102-106
唐朝大诗人杜牧七绝之成就,前人多有论述。有的给予了较为诚恳的评价;有的认为他的七绝某些虽发语新奇,但多直达,没有很大的成就;有的虽从艺术上对他的七绝进行了肯定,但却认为气格不高;有的认为其写景抒情之作大多创造了优美的意境,然颇多柔弱之风。特别是对其描写艳情的作品,则几乎是否定的态度。然而,有些看法是有失偏颇的。实际上,杜牧七言绝句往往具有刚柔相济的特色:刚而不流于枯直,柔而不失于绮靡。这与杜牧的出身经历、理想和信念等方面是绝然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
《东西南北》2012,(14):31-33
"九五光阴九五春,荣光焕彩玉灵魂。寻真考证红楼梦,只为中华一雪芹。" 5月30日,病榻上的周汝昌向儿子周建临口述了这首七言绝句。周建临说,父亲是"心痛中赋诗"。  相似文献   
7.
叶灵凤(1905~1975),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算得上是中国的一位文化名人,尽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他的“历史问题”,也由于他早年(1938)移居香港,人们(特别是在内地)很少提到他。后人对他的定位是画家、作家和藏书家,但后两个身份显然更为人所知。作为作家,他很早就开始写小说,创办过文学刊物《戈壁》,柳亚子当年写过5首七言绝句,每首咏两人,在这10人中,叶灵凤和潘汉年为一组,与鲁迅、柔石、郭沫若、丁玲、胡也频等排列在一起,他在文学界的名气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8.
王蕾 《中华魂》2013,(6):54-55
征戍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历来不乏名家杰作。作为征戍诗的代表作之一,唐人柳中庸的七言绝句《征人怨》有着非同寻常的独特艺术魅力,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和传诵,流传甚广。毛泽东主席对这首诗也情有独钟,曾经亲自手书,吟哦欣赏。  相似文献   
9.
徐远水 《老友》2013,(10):49-49
齐梁时代,音韵学家发现了"四声",作诗开始讲究平仄。到了唐代,正式形成了一种以讲究平仄和对仗为特点的格律诗,这就是所谓的"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唐以前的诗称为"古体诗"或"古风";唐以后的诗,尽管是五言、七言的四句或八句,如果不合格律,仍然只能称古体诗或杂诗。格律诗有这样一些特点:①每首四联八句。五字一  相似文献   
10.
柿花粽     
宋殿儒 《决策探索》2014,(11):45-45
前天母亲打来电话说,今年的柿花开得格外的稠密,到端午节做些柿花粽让娃们尝尝。母亲的一声柿花,忽然就把我引向了柿花一样苦而甘甜的多味童年…… 柿花是一种在文人骚客中很少提及的一种花儿,她朴素平实,就像她的样子一样,即使把花开得香飘十里,也总是将自己娇羞而甜蜜的样子深藏在柿子的绿萼之中。然而,无论她的花朵藏得有多深,总是躲不过我们娃儿们那些馋涎口水的眼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