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29篇
劳动科学   22篇
民族学   114篇
人才学   18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271篇
理论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545篇
社会学   87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声音和画面两大符号系统,一个作用于人们的听觉,一个作用于人们的听觉,它们在电视中哪个更重要?当人们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时,理论界便开始了一场持久的争论,尤其是在对电视新闻语言进行研究时,这种争论更为激烈.  相似文献   
2.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学的“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价值观,“文气”说的创作论,“文非一体”的文体论,并针对“文人相轻”提出“审已度人”的文艺批评的态度。从而确定了曹丕在文论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典论·论文》标志着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3.
"依法办报(刊)"和以"质量立(报)刊",是高等学校报刊工作必须遵循的两个基本点;忽略了其中的任何一点,高等学校的报刊工作必然就会遭受挫折。推而广之,一个企业,一所学校,一家报刊,都只有紧紧抓住"依法……"和"质量……"这两个基本点,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真正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就是重庆文理学院"三标一体"教育质量模型先进管理理念的精华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伊朗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明古国,也是历史和现实中的地区强国; 当代伊朗是一个多种族、多民族、多宗教和多文化的中央集权制的伊斯兰国家.伊朗地处西亚、中亚和南亚的交叉点,自古是东、西方之间海、陆交通的桥梁,也是各民族的迁徙通道和征服对象,历史上外族多次入主伊朗,影响了伊朗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构成.波斯民族一直是伊朗的主体民族、影响周边的民族和入侵民族.伊朗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人口占多数的民族居中央、少数民族居边疆和大分散小聚居为主、混杂居住为辅的民族、地域关系.同时,历史上伊朗国家统一的时间长于分裂的时间,在近、现代形成了包含多样性的统一的国族文化和顽强的国家认同,当代的伊朗民族关系格局为"多元一体"格局.  相似文献   
5.
构建多元一体荣辱观教育策略系统,就必须从理论高度充分揭示该系统的多元一体特性,这需要从其决定因素来考察.荣辱观教育策略的结构特性由相应教育过程的结构特性所决定,荣辱观教育过程的基本结构要素及其相互间关系是多元一体的,就决定了荣辱观教育策略系统在结构上也具有多元一体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独立观与一体观在编制中期财务报告中的有关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独立观与一体观在中期确认和计量中的比较及其在编制利润表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十二生肖是一种颇具内涵的文化现象,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其特点是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以人之生年定所属动物。我国远古的图腾崇拜是十二生肖的滥觞,而干支的创制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则是十二生肖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天、地、神、人“四重整体”之思表达了海德格尔对“人之栖居”的诗意吁求,“万物一体”观念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追求人与自然、社会整体和谐的理想。尽管在思想取向、达乎本真处境的途径和对人的定位等方面存有差异,但两者都是对人在世界中所处地位和境域的深刻反省,两者都体认到,只有达乎与自然万物本然的相融相契、一体存在,才是人之在世的本真处境。  相似文献   
9.
《国际公关》2022,(1):1-1
2022年2月4日开幕的第24届北京冬奥会,是在奥林匹克格言拓展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奥运盛会,承担着更广泛且深刻地向世界展现中国国家形象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以及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近年来学界提出的词语和概念。作为自在的民族实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逐渐生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底蕴。其中,“天下观”“大一统”“和合”思想、“华夷一体”等观念,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生成的文化基因。站位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叙事和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认同和文化认同,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历史资源与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