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1篇
社会学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徐文 《人才瞭望》2013,(6):23-23
自挽联,是生前为自己写下的挽联。清代的许多文人学者,都撰写了自挽联,今日读来,颇让人感慨。梁同书,清代著名书法家,他做官多年,但生活极其简朴,性格耿介而不媚俗,他曾作自挽联:"读书十年,作官十年,归田十年,生有涯如斯而已;儒林无传,循吏无传,隐逸无传,死之日尚何言  相似文献   
2.
佳联妙对     
《领导文萃》2009,(15):107-107
一年端午节,明太祖朱元璋赐宴群臣,席间出一上联,联云:“端门北。午门南。朝廷赐宴于端午。”上联中的“端门北”中的“端”和“午门南”中的“午”合在一起,恰巧为“朝廷赐宴于端午”中的“端午”,要续下联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3.
晓祥 《老友》2009,(5):53-53
梁启超10岁那年,一天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一进门,他便被院里一树杏花迷住了,并偷偷地折下了一枝,遮掩在宽大的袖筒里。谁知,他的这一微妙之举,恰恰被父亲和朋友家的人看在眼里。他的父亲教子甚严,但又不好当面开口,便匆匆走进客厅安然落座了。  相似文献   
4.
夏日炎炎,持扇轻摇,烦暑顿消。倘若品赏一些嵌有"扇"字的佳联妙对,则更添雅趣。现采撷一些扇联,与大家共赏:相传,唐伯虎与祝枝山常取对互娱。一年夏天,两人来到一乡  相似文献   
5.
阿虎 《老友》2012,(12):55-55
清朝乾隆皇帝酷爱并擅长对对联,给我们留下许多有趣的故事。相传他下江南时,见一私塾先生家张灯结彩办喜事。乾隆要试试这位私塾先生学识如何,便叫侍从给这家主人送去三个铜钱和一上联,联语是:"三个铜钱贺喜,嫌少勿收,收则爱财。"一时间这位私塾先生被难住了,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左右为难。主  相似文献   
6.
张喻 《当代老年》2007,(12):23-23
1912年冬,梁启超从日本归来,在北京访老友夏曾佑时,夏正在书房读《春秋左氏传》。梁启超触景生情,便说:“我刚想起一上联,正好向你求偶。”接着朗声而道:“冬蛰庵中,夏穗卿研究春秋传。”(“穗卿”为夏曾佑的字)  相似文献   
7.
阿虎 《老友》2011,(12)
从前有个弓箭手,名叫张弓,他箭技高超,能百步穿杨,但他有个毛病,好自吹自擂。一次,他正在习射,吸引了不少人围观,众人连连叫好,张弓十分得意,当即挥笔写了一上联:弓长张张弓张弓手张弓射箭箭箭皆中大家看不明白,更对不上来。张弓见了更加趾高气扬:哈,我张某人不但箭法好,无人敢比,出的对子也无人能对,堪称绝对!恰在这时,走进一个卖弓的人,听罢张弓  相似文献   
8.
春联     
《老友》2012,(1):45-45
玉兔呈欢辞旧岁 神龙跃起展鸿猷 龙腾云海国昌 盛春满人间民泰安  相似文献   
9.
东西南北是我国习惯的方位用词,如把它们巧妙地嵌入对联之中,将会收到"新、奇、巧、绝"的艺术效果,笔者试举几例如下,以飨读者。清乾隆进士刘风浩当年进京赶考,得中探花,但因其貌不扬,乾隆皇帝还要当面再试他的才学,于是出上联:"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刘风浩略加思索,从容应对,吟出下联:"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为探花郎。"君臣一上一下,对  相似文献   
10.
同筑中国梦     
和风驱寒意,细雨送暖情。 紫燕剪柳绿,蜜蜂染花红。 山间牛铃脆,原野机声降。 天地人和美,同筑中国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