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主旋律电影人物审美比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建国至今,主旋律电影人物形象简单化和模式化的表现方式有了重大改观,在类型化方面取得突破,但美化和拔高、丑化和贬低的美学观念没有本质的变化。从影响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是《诗经》以降"颂"的承传,是史传文学、传奇演义中儒家明君贤臣、良将义士和大奸大恶模式的惯性"书写"。从平行比较的角度来看,与法国新古典主义有相似之处,但与西方叙事作品中人物个性化传统谱系有异。就当下现实来看,主旋律电影人物的个性化和心理化塑造面临难以解决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拿破仑与顽癣》是新感觉派作家的横光利一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主要内容是描述作为一代英雄伟人拿破仑,因疥癣无法治愈而苦恼不已,因此不断出征征服其他国家的故事。作者将拿破仑的好战行为与他内心对疥癣的自卑感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外表自信内心自卑的矛盾形象。通过强烈的对比的反差,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也切合了新感觉派的注重感觉直观的主张,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其中的反差,分析其人性悲剧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3.
芙蓉姐姐和小沈阳自出道以来均获得了超高的人气,两人都擅长以非常态的女性形象出场。芙蓉姐姐是个自恋到自大狂的女性形象,而小沈阳则是男扮女装、扭扭捏捏的女性形象,可以说都是变态的女性形象。值得深思的是,她们的出现并非偶然,在她们之前“木子美”、“流氓燕”等就开了先河,之后“凤姐”、“贤淑哥”,直至当下正红的“超男”“伪娘”刘著等,仍在不断掀起浪潮,且似乎没有终止的迹象。而最近几年经常出现在春晚小品中、由林永健男扮女装的满嘴唾沫称人“朋友”、感觉良好的雷人老太形象,更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那么,如何理解这种狂欢化的大众文化现象呢?  相似文献   
4.
儒家思想主导的父权文化 ,常把有个性、不符合他们游戏规则的女性 ,称为“河东狮子”、“狐狸精”和“祸水”。这是对女性的丑化、贬低和污蔑  相似文献   
5.
电影《喜福会》上映后反响巨大,成为王颖进军好莱坞的力作。但是剧中呈现的却是丑化了的中国形象。本文主要从萨义德的东方主义角度对影片进行探索分析,揭示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迎合西方的东方主义思维和猎奇心理。  相似文献   
6.
《三国演义》为我们塑造的人物有上千,但在作者"拥刘贬曹"的倾向之下,作品中的许多人物便失去了本来的面目。周瑜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就存在着丑化倾向。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学界对萧红有关母亲形象书写的研究仅停留在萧红对母亲的直面丑化层面上,并将萧红对母亲形象的丑化描写与其童年母爱的缺失联系起来,缺乏全面性与深刻性了解的现状,认为萧红主要从母亲形象的越轨性书写,女性的悲剧意识和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3个方面,共同完成了对"母亲神话"的解构,具体表现为对母亲形象的直面丑化、对儿童形象不同常规的塑造和对女性生育的颠覆性书写。通过对母亲形象的消解,反映出萧红自身女性意识的自审性和反思性,它最终实现了萧红独立、自主、坚毅人格的自我重建。  相似文献   
8.
近读两篇有关丑化人格的文章,一是邵燕祥先生的《代自传》,二是李辉先生的《关于“二流堂”人物漫画批判》。余很想在此延伸开来,谈一谈人格被丑化的问题。先看邵燕祥先生的《代自传》片段:人一生要填多少表格?我的笔在“曾用名”一栏踌躇;记得我曾经被称作“邵贼”,在六十年代快完结的时候。标语上叫“邵贼”认罪低头,我没有窃国,也没有窃钩!谁在厉声指责看“衣冠禽兽”?却原来是弹冠相庆的沭猴!后来林彪被称为“林贼”,我就从“邵贼”降级为“邵某”,虽说仍然是罪不容诛,“半点名”是一种宽大照顾!(载《名人传记》200…  相似文献   
9.
10.
以“恢复我固有之道德”为创作旨归的吴趼人,在上海租界难免成为厌世主义者。道德理想的受挫与厌世情绪的萌发,使得吴趼人对晚清社会发出了绝望的戏谑。愤世嫉俗的心态与诙谐夸张的描述相结合,让谴责小说喧嚣着人性与道德的隐秘邪恶,走向了隐私化、情欲化的邪僻路子,所产生的叙事效应偏离了道德教化的初衷。吴趼人属于租界文化语境培育出来的“双视野人”,但其双重视野未能达到视野融合,不能为批判洋人提供有力的支持。在民族意识的敦促下,吴趼人以“士”的价值体系为尺度,转而讥讽买办的洋奴嘴脸和名分僭越,在身份与道德上极端丑化买办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