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0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推进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从实际出发,既要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又要体现时代特点。本文结合中江实际,针对丘陵县在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中其思维方式、发展方向、行政观念容易发生“偏差”的问题,谈一谈丘陵地区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应努力做到“三个必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丽水市南城新区,一片几千亩的工业台地己见雏形;浙江省金华市金西开发区汤溪镇一处荒坡上,巨幅的建设规划图板引人注目:“台地工业、坡地城镇”;而在云南省宜良县、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场工业城镇上山、上坡的行动,即将铺开。  相似文献   
3.
在西部丘陵县劳动人口长期大量外流,并叠加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为探究中国西部丘陵县在老龄化时代下的城镇化新特征和新趋势,以四川省岳池县为例,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并结合大量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访谈数据展开研究。研究发现:一是岳池县虽然城镇化水平不高,但老龄化乡村已没有富余劳动力,上阶段支撑城镇化发展的“教育城镇化”和“返乡置业”因素都已减弱,未来可能进入老人进城养老为主的城镇化阶段。二是“60后”退休人群、高龄返乡人群将促使老龄人口继续增长,同时年轻人流出的现象还将持续,育龄人口大量流出使得县内新生代儿童的数量趋于下降,人口将进一步走向“倒金字塔”结构。三是展望到2035年的城镇化进程,未来县域人口总数将面临收缩,城乡养老职能将持续显著增强,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会明显加剧,尤其是丘区农业人口面临缺少“接班人”的风险,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将深刻变化。最后,研究建议应加强县级养老服务职能,建设养老型的城镇和乡村;要重视人力资源积累,培养高素质的城镇、农村的劳动者;应创新规划建设模式,适应动态集中的城乡居民点格局。研究有助于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和国家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近代爱国诗人黄遵宪诗风独特,在晚清诗坛上有较大影响。其诗风格新奇、悲壮、雄放。其风格的形成跟当时所处的悲剧时代有关,跟他本人致力于创作新派诗密切相关,同时也跟他努力继承和发扬我国诗歌中批判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以及灵活运用古体诗等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枕部钻孔脑室外引流对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行枕部钻孔脑室外引流术治疗32例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结果:术后六个月随访,其中ADL:Ⅰ级6例;Ⅱ级18例;Ⅲ级4例;Ⅳ级2例;Ⅴ级1例;死亡1例.结论:枕部钻孔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郎溪县当前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而土地指标特别是建设用地指标成为制约郎溪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2012年4月安徽省统计局调研组对郎溪县的调研数据,对郎溪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及其指标进行了剖析,根据具体数据的比较,发现郎溪建设用地指标存在若干问题,根据具体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丘逢甲的诗歌以“雄直”著称。所谓“雄”,主要是指其诗歌气势的雄放、题材的广阔、意象的壮美;“直”则主要体现在语言的平畅、表达的真实等方面。丘逢甲诗歌的“雄”和“直”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的,平直的语言中蕴含着雄迈的气势,雄迈的气势下又体现着真挚感人的力量,这正是其“雄直”诗风的独特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8.
试论丘逢甲与康、梁、黄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丘铸昌 《学术研究》2001,(2):118-123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梁流亡海外,丘逢甲始与其相交往.光绪己亥腊月(1900年1月),丘逢甲应康有为邀请,赴香港,与其会面,共商国事,谋"勤王"起事,达成初步共识.随后,在新加坡再相会.由于种种原因,康、丘友好关系破裂,从此分道扬镳,各行其是.本文重点论述了丘逢甲与康有为的关系.此外,也涉及丘逢甲与梁启超、黄遵宪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在中国近代政治事件中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丘逢甲的一生可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熠熠生辉.甲午战争前的丘逢甲是个忧国忧民、淡泊仕途、鄙弃功名利禄积极寻求富民强国道路的知识分子;甲午中日战争起,他散家资筹建义军,首倡自主,临危受命担任义军统领和民主国副总统,与强敌浴血苦战;内渡后,投身教育,为国育才,同情维新派进而转变成一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可谓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0.
丘逢甲身遭乡土沦丧、报国无门的不幸,寄意于诗以自哀其志,其七律诗歌反映了一代世事沧桑巨变及个人坎坷的心路历程,有“诗史”之风。丘逢甲内渡后的七律之作悲愤凄凉,动人哀魄;诗中意象充满忧郁的情调,带有浓厚的悲观色彩;其诗多用典故,常化用前人之句,内涵深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