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革命史体系与现代文学史写作的逻辑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切历史都是个人史,在历史的共名之下,可以包含有无数的个别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面临着一个根本性的任务,就是在历史与逻辑的关系辨析中,对学科的学科本体的重新确认和方法论的进一步总结,将文学史写作纳入到人类思想史的分析之中,在一般思维逻辑上确立一种历史哲学观念,从而把文学史学上升为文学史哲学。革命史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并不一定能成为文学史和学术史的全部法则,应该在政治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之内去寻找和确立人类性与个人性的尺度,以丰富人们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特别是战争文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1928年发生的梁实秋与左翼的文学论争,学界已讨论颇多,不过论述多集中在双方文学观念本身,很少将梁实秋的个人主义思想背景考虑在内,因而不同程度地模糊了文学观念交锋背后双方在文化政治理念上的差异.笔者将梁实秋的文学观念与其时新月派进行的人权论争结合起来考察,认为梁实秋与左翼文学分歧的根本并非是与阶级性相左的人性,而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个人性.是个人自由优先,还是阶级类集体意识优先,是造成双方文学观念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正>不可否认,幸福是一种个人性的体会,那么,它是可以评选的吗?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那么,你能肯定所看到的是真的幸福吗?幸福是不可以复制的,那么,我们的评选有多少意义?少数民族与汉族都要吃穿住用行,那么他们的幸福有区别吗?  相似文献   
4.
云歌 《东西南北》2010,(4):32-32
女人的见地有时才是决定婚姻境界的高度。启这两年,对未婚兄弟们说的一句掏心掏肺的话是:"想发达,想活出一股子健旺的精神,一定要娶个人性好、上进心强、有眼光、有见地、有良好人生规划、懂得辅助男人的老婆。"启说的完全是他自己的经历,老婆小王是他本科时代的同班同学,毕业后二人瓜熟蒂落地结了婚。小王去了一所二流大学做助教,  相似文献   
5.
徐和无名氏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在于其特立独行的“个人性”话语写作。他们在“精英”与“市井”之间,开辟了1940年代广义的通俗小说另一条魅力独存的蹊径,在历史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之间寻求到了某种平衡,在语言实验上自觉地进行了克服中西文化反差的综合尝试。  相似文献   
6.
文学批评话语表达着批评者的立场、态度和价值观念,而不同类型的政治话语会嵌入文学文本意义生产的过程中,形成对包括作者和读者在内的人群的激励与规训。文学批评政治话语能否达到其预设的效果,这与具体的语境和政治话语自身的特征有关。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各种政治话语会相互交织乃至更替,与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的变迁密不可分。政治话语在日常生活中的流行会促使人们形成一些政治话语的习惯,从而导致文学批评有变为"政治批评"的可能。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政治优先性品格,决定了政治话语在文学批评话语中占据较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7.
中、美自白诗派以独特的"自白"言说,在私密空间内对个体生命展开深入探询。但因文化场域、时代语境等因素的差别,二者的私密话语形态又存有部分差异。不过对于"自白"所呈现的自闭褊狭一面,中、美自白诗派在后期都予以了纠偏,有效推进了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的融会,在强化个体生命经验的同时,又密切了不同个体及群体间的对话关系,在个人性与公共性的相互校验中丰富了诗歌的思想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8.
诗的个人性与普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是依靠个人创造的艺术,但不是个人化的艺术。诗歌的艺术取向、审美价值往往取决于诗人的艺术姿态,具体说,就是对待个人和群体、内在与外在的态度问题。优秀的诗歌往往是通过个人抒写群体,通过内在关注外在,形成具有延展意义的普视性。诗人的高贵、高雅,诗的境界,均由此而生。  相似文献   
9.
葛兆光先生严厉批判了教科书式的思想史写法,提出了思想史的“个人性写作”问题。然而,对“个人性写作”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葛先生却语焉不详,对该问题的讨论不免失之笼统和草率。思想史的“个人性写作”有其特定的来源、内涵和外延,思想史“个人性写作”的科学性和适应性是应该获得阐释的延伸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夏志清认为张爱玲的作品表达一种对人生热情的荒谬与无聊的一种非个人的深刻悲哀。然而随着张爱玲早期和晚期的作品被发现,这种结论是不全面的,张爱玲的作品里还是有着许多作者的个人的悲欢乃至私人恩怨贯穿始终,由早期对人生不幸的诗意化的追问到晚期的赤裸的影射攻击,终究摆脱不了海派作家攻讦,泄私愤的窠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