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2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正确建立城乡政府权力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一体化是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通过城乡资源及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城市和乡村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协调发展,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容是在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城市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之间各种要素的双向流动,实现资源的共享、互补和合理配置。城乡一体化的基本途径,要着重走乡镇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强调"天启经典"与"人类理性"之间的平衡并举是伊斯兰哲学中正和谐之道的重要思想内涵。伊斯兰哲学强调"经典"与"理性"两者各有所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穆斯林既要遵循"经典"的引导,遵行经典教义,也要发挥"理性"的作用,思考万物奥妙,探索宇宙真理,恪守中道,不偏不倚。历史昭示,秉持"经典"与"理性"的平衡历来是伊斯兰哲学的主流思想,也是伊斯兰文明的成功之道,而偏离这一中正和谐之道,就会导致各种极端思想和极端主义的滋生。深入理解伊斯兰宗教哲学中正和谐的思想内涵,平衡协调和正确把握"经典"与"理性"的关系,弘扬伊斯兰文明的中道思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正之道是《周易》全文倡导的一种思想,也是当代人趋吉避凶、和谐生活的一种有效方法.有中正继而达到合和,而要达到中正合和就需要人们日常的言行当位,当位进而处顺;而要达到中正合和、当位处顺,则需要正确把握时机,时行则行,时止则止.中正和合、当位处顺、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强调的都是时、位、度的重要性,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做合适的事情关系到对度的把握,而度的把握更多的是需要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4.
关于曹魏初年的中正组织及州大中正的设置时间,杜佑《通典》有"州郡皆置中正"和"晋宣帝加置大中正"两种不同的记载,目前中外学者大多不赞成前一说,而采信后一说。然而考之史籍,"州郡皆置中正"说与史实相符,可资凭信,"晋宣帝加置大中正"说则疑点颇多,难以信从。  相似文献   
5.
《晋书·李含传》中所见的魏晋选官制度罗新本魏晋时行九品中正制,但入仕道路与汉大体相类。《文献通考·举士》称:“按魏晋以来,虽立九品中正之法,然仕进之门与两汉一而已,或公府辟召,或郡国察举,或由曹椽积累而升,或由世胄承袭而用,大率不外此三四途辄。”所不...  相似文献   
6.
道体在二程的新儒学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认识心体的重要参照物。基于道体的特征,二程提出了以"公"释仁及以"体用一原"的体用关系来阐发心体。陈白沙在二程新儒学理论的基础上,既阐释了心体"中正"的含义,又在"体用一原"的基础上提出了"本体自然"的自然之学,使中正与自然之学成为江门学派的两个优秀品质。刘宗周在自然之学的基础上从"意"为心之"定盘针"的角度进一步阐发了德性自由的理论。陈白沙之后,江门学派经由湛若水、唐枢、许孚远、刘宗周、黄宗羲依次传承,江门学派的中正、德性自由的理念是黄宗羲反君主专制理论在思想层面重要的理论来源。黄宗羲在明朝末年提出了人君为"天下之大害"的思想,将儒学的发展推向高峰。  相似文献   
7.
“立象以尽意”是商、周先民传情达意的基本途径,不仅语言采取立象尽意的言说方式,文字也呈现为由象形而象意的特征。古老汉字的“象意”符号印证了中国早期文化的“象-意”思想延伸路径,汉字元初符号无异于中国文化的“元象”符号。“中”的元象与“立中”政治实践活动密切关联标志着“中”位观念的形成,“中”位观为周代“中正”政治理念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成为周代“中正”教化的思想核心,并凝聚为孔子“中庸”思想的主干。正是在“中”的元象召唤下,在“中正”精神传统的激励下,“中和”化成中国文化阶层的精神动力,中正勇武、温柔敦厚的品质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马图里迪学派(El—Maturidiyyah)系伊斯兰教逊尼派教义学的两大支柱学派之一。在伊斯兰社会转型时期,马图里迪学派从当时多民族、多宗教的社会现实出发,建构了一个旨在论证和阐述伊斯兰教义的学科体系,为多元的伊斯兰社会奠定了统一的理论基础。这一体系不仅注重理性的作用,而且倡导宗教的宽容、温和与中正,开创了以中正原则为基础的逊尼派教义传统,成为历代穆斯林中正主义的思想源泉。加强对马图里迪学派的研究,不仅对正确把握当代阿拉伯世界伊斯兰主流思潮"中间主义"的历史渊源,发扬伊斯兰教中正思想以及抑制极端主义思潮有极大的帮助,而且对促进我国与伊斯兰世界的文化交流,加深双方的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所得州、郡、县中正官实例 ,分析认为 ,九品中正中正官之设置似应为州有中正、大中正 ;郡、国设中正、大中正、小中正 ;县、邑设中正、大中正、小中正。梁初仍实行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与坞堡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18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这些成绩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取得的,其中正确决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