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咪拉 《北京纪事》2015,(4):62-67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影视表演系每年毕业汇报都会排演一部大戏,第一届排演莎士比亚的经典剧目《第十二夜》,第二届是曹禺的《雷雨》,第三届副系主任张怡老师选择了一部能展现北戏教学特色的剧目《光照千秋》。这部戏借用了戏曲的元素,讲述了戚继光抗倭的一段故事--选取了戚继光建立新军,驻守浙东,率领台州百姓英勇抵抗倭寇的一段历史,将史实和民间轶事融为一体,重点着墨戚继光面对大义和利益的对立,纪律和亲情抉择时的坚定意志。因当地腐败官员和倭寇勾结,对戚继光进行了构陷,戚继光在民族大义和儿女亲情之间有一个抉择,牵扯到腐败,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上演后反响非常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义利关系问题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应分别从经济伦理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深化诠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义利关系问题应采取"讲义必须言利"、"实现利需要义"、"以义导利"、"义利互补"、"为义可以贡献利"等四原则.  相似文献   
3.
荀子关于荣辱的界定,先义而后利者为荣,先利而后义者为辱。荣辱分为两类,即“义荣”、“义辱”和“势荣”、“势辱”。荀子认为正确树立和践行荣辱观的途径是教化和法度,是融礼重法。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学习和贯彻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应该和必须坚持“义”的主导地位,实现义利统一;坚持道德约束和法律调控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当代我国经济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义利关系问题。这一基本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应从经济伦理的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加以深化、诠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